当前位置: 首页 >> 电视

古埃及人是黄帝后裔晚清外交官的埃及热

2024-01-29 来源:罗兰资讯

古埃及人是黄帝后裔?晚清外交官的埃及热

中国与埃及,尽管历史上出现文明的时间很早,但是重洋相隔,数千年间,并未有直接交流见诸史册,且双方似也不甚了解对方的存在。郑和下西洋,虽然途径摩加迪沙、蒙巴萨等非洲东海岸地区,却未履埃及地方。埃及作为国家和文明,载入汉文文献,要到西方传教士在明末清初向中国人介绍世界地理知识之际。

郭嵩焘:埃及文明不早于中华

同治年间,中国士人开始成规模地前往欧美,而西行的必经之路即是居印度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埃及。1866年斌椿出游时,苏伊士运河尚未浚通,中途必须换乘火车,期间乘便观览了金字塔。

斌椿发现金字塔墓道入口有“横石刻字”,虽然历经风霜,能辨识者仅二三成,但是还是可以判断其状“如古钟鼎文”。同行的张德彝也注意到了洞口的文字,不过在他看来,这篇“埃及文”更类似于“鸟篆”。

1876年,郭嵩焘因马嘉理案向英国道歉,并担任正式驻英法公使。据郭嵩焘记载,在埃及时,使团成员也登岸参观闲逛,有人就在当地买到了“埃及古迹图”数张,其实应该是古迹的照片或其放大版图像。

其中有克莱奥帕特拉方尖碑正面和左后方两幅,碑上能看出有刻字,形态据说比较类似于金文、古籀和篆书。

网络配图

端方得到异域金石之后,也毫不藏掖,会“摹拓其文”制成画幅、扇子等,分送众人,俞樾就曾得一柄,还赋歌一首,记此幸事,又感叹其文字难以通读解释,“中国文字犹难通,况在大荒西经中”。

未几,保路运动爆发,端方率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大军行至资州发生哗变,端方殒命,家藏宝物四散。1912年,上海的有正书局,曾出版过一册数十页的图录,名为《埃及五千年石刻》,其中基本上是端方所藏的摹绘或拓片。

又有山东人慕玄父辗转获得古埃及棺盖一具,也是从端方处流出者,慕氏不能辨认,遂请埃及学家达拉塞、美国杜耳博士和北大教授李泰棻多人帮忙,成《希腊埃及时代棺铭考释》一册,于1922年铅印出版发行,并请罗振玉作序。

次年,曾经在美国皮博迪博物馆整理过数百个古埃及人头骨的李济,从哈佛大学学成归国,开启了传统金石学向现代考古学迈进的新篇章。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