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视

养生打坐的正确方法盘腿坐坐凳子Vs蹲坐跪

2024-04-28 来源:罗兰资讯

近日,南京一男子因熬夜工作险些猝死的消息成为热门话题:该男子在床上的一张小桌子前工作,整夜盘腿坐着,没有起身,也没有动弹。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他晕倒了,被送往医院抢救。 经全力抢救,他被诊断为严重肺栓塞,才挽救了生命。

长时间盘腿坐有危险吗?

在床上摆一张小桌子,盘腿坐着学习或工作,是很多年轻人的习惯。 盘腿打坐冥想养生也是很多中老年人的日常。 因此,盘腿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坐姿。 怎么会存在安全隐患呢? 其实,这和过年期间流行的“经济舱综合症/长途客车病”是一回事:腿部长期不活动,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 当血块脱落进入肺动脉时,可能会导致急性肺栓塞,这是非常危险的,可能致命。

一般来说,即使长时间坐在凳子上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期刊

,双腿仍然可以屈伸。 因此,这种危险的血栓往往只发生在空间狭小、腿部难以伸展的特定情况下,比如乘坐长途汽车。 长时间盘腿坐着比长时间坐在凳子上还要危险——盘腿时无论多宽,都很难弯曲和伸展双腿。 用“盘腿”+“猝死/肺栓塞”搜索,你会发现这样的案例很多:2021年,福建一名中年男子因长期练习坐姿,被诊断出肺栓塞。盘腿和盘腿睡觉; 2016年,浙江一名19岁青年因每天盘腿玩电子游戏差点丧命; 2010年,台湾一名25岁女子因盘腿打电脑游戏时因血液循环不良导致中风死亡……

另外,长时间盘腿坐着,很容易引起髋关节局部滑膜炎症、腰椎间盘突出和强直性脊柱炎。 由于人体结构不适合盘腿坐,人会不自觉地弯腰,对脊柱造成异常受力。 所以如果你是盘坐爱好者,切记一次盘腿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并及时起身走动。

蹲着、跪着,最健康的坐姿

既然坐凳子和盘腿坐都不健康,那么什么样的坐姿最健康呢? ——答案是跪着、蹲着。 美国南加州大学和杜克大学于2021年对非洲坦桑尼亚的一个原始部落哈扎人进行了研究

花卉网站

。这个部落不耕种也不放牧,仍然靠最传统的狩猎采集为生。 他们患各种腰部疾病的比例比现代人要小得多。 学者们最初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很少长时间坐着。

然而研究结果却令人惊讶:哈扎人除了睡觉之外,每天大约有10个小时坐着休息,这与工业社会中的情况相同。 哈扎人从坐着到站着的频率和我们每天所做的一样频繁。 然而,哈扎人的背部比我们更健康,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也较低。 因此,该团队认为,造成差异的不是坐的时间,而是你坐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久坐伤腰,但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坐姿不正确——哈扎人休息时,有时坐在椅子或凳子上,有时蹲着或跪着。 只是他们坐在椅子上的时间很短,平均每天只有15分钟左右……剩下的九个小时休息时间,他们要么跪着,要么蹲着。 研究小组发现,蹲着和跪着的姿势下的肌肉活动比坐在椅子上或地板上的肌肉活动高5到10倍。 正是蹲跪法让哈扎人更加健康。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个笑话:“汉唐之际,无论贵贱,皆正坐,武德丰沛;宋明之际,盛行凳椅。” ,而正坐只有在重要场合才保留,武德逐渐衰落;到了满清,正坐被彻底废除,万国来征服,从这个角度来看,正坐可以强身健体,培养武德。 !”

现在看来,这并不是玩笑——正确的坐姿和蹲姿确实可以锻炼身体。

日本坐着,只有清朝

事实上,根据跨文化比较研究,当今世界上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每天坐在椅子上,而另外三分之二的人通常盘腿坐在地板上、蹲着或直坐。

然而,坐在椅子上的这三分之一的人恰恰是文化影响力最强的欧美国家。 以至于我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坐在椅子上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坐姿。 其实仔细想一想,从东南亚到中东,还有我国的藏族地区,西剧确实还是常见的。

然而,大多数中国人一想到跪坐,首先想到的是日本,并认为它“保留了唐朝的古老礼制”。 然而,出使唐朝的使者并没有把晴宰带回日本——如果你关注过日本的古装剧或者古画,你会发现天皇和将军的坐姿通常是盘腿、脚底的。他们的脚互相接触。 日本人称之为“乐坐”。平民可以以各种姿势坐,但直坐的很少见。

在古代日本,人们实际上并没有跪着坐着。 相反,一种奇怪的脚对脚的坐姿很流行,称为“”。 图为德川家康肖像。

日本幕府的历史其实很晚。 它是在江户时代才形成的,相当于明清末年。 然而,直到明治时期,也就是一百多年前,它才成为全民的规则。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崇尚儒学,指定“朱系学”为官学

芒种官网

,并参考古代儒家经典制定了许多礼仪。 加之坐起和站起来方便,有利于战斗,很快就在武士阶层中流传开来。 并通过武士和幕府的影响,最终在江户平民中流行起来

杂志在线咨询

值得一提的是,网上还有一种说法是“日本女孩因为坐直而有罗圈腿”,这也是不准确的——罗圈腿更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各国的发病率都接近一半。

古人跪下来真的腿不麻吗?

关于端坐,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谣言——“古人没有开裆裤,所以必须端坐,以免暴露。后世的开裆裤是武灵王在胡服骑射时学来的。”赵氏。”

但史料中从未提及胡服骑射也包括裤子的传入。 这种理论纯粹是现代人的捏造。 大量出土文物证明,开裆裤在中原地区早已存在:早在距今4000至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中,就出土了穿开裆裤的玉雕; 而最早的真正的开裆裤来自河南。 西周虢国墓地距赵武灵王约500年。 虢国是一个姬姓诸侯国,它的第一位君主是周文王的弟弟虢叔。 可以说是夏朝无可争议的正统。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有软垫,如果跪着的时候全身重量都压在小腿上,古人真的不会腿麻吗? 答案是当然的,所以古人还发明了跪坐的神器——“足跟支撑”!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国汉代墓葬中陆续出土了大量形状相同、大小相近的Y形木器。 因其用途不明,曾被称为“小吉”、“五物”、“无名器”、“异形器”、“楎椸”等。 经过近年来的深入研究,学者们终于根据汉墓出土的记载推测他的真名很可能是“知黑”。

“跟”指的是脚后跟,它的命名指出了木器的使用方式——可以藏在大腿和臀部下面,用柱子夹在两小腿之间,把大腿到臀部放在上面。面板稍凹。 脚跟抬高了。 这样的出现并不会改变坐姿,但却可以大大减轻膝盖和脚后跟的压力。

但非常奇怪的是,汉代以后,就没有此类乐器出土的记录了。 但古人仍继续跪坐、坐凳,直至唐末五朝。 这种乐器自魏晋以来已失传近两千多年。 近年来,由于汉服运动,它才得以复兴——但主要用户实际上是冥想爱好者。 也有不少学生购买用于宿舍使用,以搭配床上的小桌子,避免盘腿坐的各种风险。 也算是古人的智慧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复活了。

现代商人修复的汉代鞋跟很受冥想爱好者和床头柜使用人群的欢迎,堪称古物的新生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