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就靠一个字忙全文阅读最好的养生就一个
2024-04-28 来源:罗兰资讯
昨天看到一个视频,视频里的老太太90多岁了,腰板笔直,脚下生风,在公园里晨练,精神头儿一点也不输年轻人,看得我羡慕不已。心想:如果我的父母也这样,该多好啊!
我的父母年龄不算大
,才70多岁,但一个失去了生活自理,一个腿疼走不了路,完全进入了被人赡养的状态,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十几年前,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俩天天帮我接送孩子、做饭,从天亮忙到天黑,我于心不忍,觉得让父母这样劳累太不孝。孩子上学后,我和老公决定把孩子送到午托班,这样我的父母既不用接送,也不用做饭,一早一晚我自己来就行了,他们可以安心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
我原本以为这样的安排是最好的,没想到闲下来的父母,日子过得反而不好,闲下来的老两口开始拌嘴,爱跳舞的老爸忽然对跳舞失去了兴趣,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而且爱吃油腻的东西,诸如油条、羊肉汤之类),老妈说什么他都也不听,没多久就中风了。
老年人生病就是一场凄风苦雨,从此他们的生活再也恢复不到从前。我常常想,如果我一直依赖着他们,天天让他们忙着,是不是会好些?
我国著名新闻漫画家方成老先生,是一位百岁老人。80岁时,还是个游泳健将,骑车来个几十里路更是不在话下。
90岁时还能骑车,走起路来,比小他十几岁的还利索。
100岁时,身体依旧硬朗,仍坚持创作。
他说:“我平时每天都忙,脑子从来不停,很多像我这般年纪的人都老年痴呆了,我还能用电脑写文章。”
退休之后,他每天早起,早上画工,下午作文,坚持不懈,把老年生活过成一部快乐的漫画书。
他的养生经验就一个字:“忙”。
他作过一幅自画像,题的是: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书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
作为平常人,如果你有爱好,那就将你的爱好发扬光大,为你的爱好而忙,你一定是开心的;
如果没有爱好,那就养养花鸟、钓钓鱼,不会舞文弄墨,那就去公园看人下棋、打牌,找人聊天、听戏,总之,别让自己闲下来,因为闲着闲着,人就废了。
内心充实了,你就没了伤春悲秋的情怀,没时间想这疼那痒了,没功夫理会乱七八糟的事了。
一、早睡早起,生活规律
人一旦闲下来,心里的那根弦就松了,精神随之无所寄托,基本上就是混吃等死,这是最没意思的生活方式。
人活一世,仅此一次,岂能如此浑浑噩噩?
仔细看看就能发现,那些长寿大师们,几乎没有睡懒觉的,生活方式很有规律。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巴马的长寿老人们,每天早睡早起,按时吃饭,适当干活儿,有些老人甚至还能下地劳作。
我们也许无法享受巴马那里的自然风光,但我们也可以做到最基本的早睡早起,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早起和阳光一起散步,唱一首歌,饭后邀三五好友品一壶茶,聊一聊天,下一盘棋,或者去上图书馆、社区健身室,或者参加舞蹈队、歌唱队,总之,你的生活需要自己把握,吃得再好,都不如你的心情好。
二、走出家门,多交朋友
如果一个人天天闷在家里,心中一定会烦心丛生。什么孩子在外会不会遇到难事啊,吃饭吃得好不好啊,晚上会不会熬夜没个节制啊,我这几天总感觉不舒服,是不是要生病啊……没病
,也把自己闷出病来了。想要过得开心,那就得走出家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
比如社区的歌咏比赛、健身比赛;或者去当志愿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多接触一些同龄人,向身体好的人学习养生,向学问好的人学习知识。丰富多彩的生活,一定会让你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多接触一些同龄人,向身体好的人学习养生,向学问好的人学习知识。
丰富多彩的生活,一定会让你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三、动手动脑,保持清醒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乐多。
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保持较好的记忆力和感悟力,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才能从内而外地保持你独特的魅力。
身体和大脑一直工作,生活就永远充实和健康。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晚年花大量的时间学电脑,不断写作,在90岁之前,出版了75部著作。
德国约翰娜·玛克司夫人,在70高龄,通过6年的刻苦攻读,获得了硕士学位,9年之后,又完成了长达200面的博士论文 ,获得博士学位。她认为,进入老年后大脑的“锻炼”尤为重要,虽然变老是自然规律,但如何度过晚年是由自己决定的,她的口号是:天天锻炼,使自己年轻10岁!
让自己忙起来,做自己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不断增加生命的厚度,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生活充实了,精神饱满了,再多的烦恼也会逃离你的世界。
所以,祝愿大家在忙碌中学习,在忙碌中休闲,在忙碌中快乐!做一个忙而不乱,闲而不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