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的原因七款膳食调理头晕
2023-07-19 来源:罗兰资讯
头晕的原因 七款膳食调理头晕
一、头晕怎么回事
1、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
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而作眩晕;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3、外伤、手术头部外伤或手术后,气滞血瘀,痹阻清窍,发为眩晕。
4、体虚、久病、失血、劳倦过度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精不充,或者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生眩晕。或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劳倦过度,气血衰少,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
本病病位在清窍,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窍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故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瘀血停着,痹阻清窍而成。
眩晕的发病过程中,各种病因病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肝风、痰火上扰清窍,进一步发展可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起晕厥。
二、容易导致头晕的疾病
头晕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而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头部病变引起的头痛,分为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和颅外疾病引起的头痛。
2、脑部受伤症状:在过去数日内头部曾受过伤。头痛持续一天以上,或是受伤后有几秒钟失去知觉,一阵阵的头痛,记忆力丧失,呕吐。
3、贫血老人如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贫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4、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除头晕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
5、心脏病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
6、血粘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时饮食结构的不和理。
7、脑动脉硬化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8、颈椎病常出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
三、头晕的日常治疗
头痛头晕是临床中最常的症状,剧烈的头痛往往搅得人坐立不安,痛苦不堪,然足部按摩却可几分钟之内解除痛苦。头痛,人们都习惯服用止痛片,而采用足部按摩既无副作用,而且作用确切。脚部按摩疗法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奇的康复疗法。它起源于中国,流传至国外。因为它具有安全、简便、易学、有效、经济等特点,倍受群众欢迎。近几年来,脚部按摩疗法在瑞士、日本、新加坡、美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广泛流行。
中医养生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对应,常洗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可增强血运,疏通经络。医学专家认为,如果能经常按摩足部相应的反射区,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体抵抗力,足部反射保健的原理是以压力刺激足部的皮肤,以至于对内部脏器及身体的其他部位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足部有许多与脏器或身体部位相对应的反射区,经常按摩足部,更是锻炼脚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头痛失眠的一种好方法,脚心中央凹陷处是肾经涌泉穴,手掌心凹陷处是心包经络劳宫穴,如果经常搓脚心,可以有效缓解头痛失眠。具体方法是:睡觉前使用稳迈舒按摩轮,坐在高度适中的椅子上,全身放松,双脚自然下垂,踩在运动按摩轮上前后移动双脚即可,用力不要过猛,要逐渐加快速度和加大力度,使用时要注意交替选择运动按摩方式。
可单脚运动按摩;或一只脚做运动按摩,另一只脚做静止穴位刺激按摩;或双腿脚同向运动;或双腿脚反向运动。要坚持经常使用,最好每天按摩两次,每次按摩20-30分钟为宜。在做足部按摩时可采用均匀渗透的疗法,用指关节均力均速按摩,不是轻刮表面,也不要在一个地方反复重按,力度不要过重。
四、头晕吃什么食物好
1、杞果牛骨汤
材料:生牛骨250克,枸杞15克,黑豆30克,大枣10枚。
制作方法:以上材料加水适量,共煮熟烂,调味后服食。
每日1次,空腹食用,连服30天。
功效:补气血,益肝肾。
主要治疗属气血亏虚型贫血,产后失血过多,面白唇淡,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盗汗,午后发热的患者。
2、红枣羊骨糯米粥
材料:羊胫骨1~2根(猪骨也可)、红枣30枚、糯米一杯。
制作方法:
1.将羊胫骨(或猪骨)敲碎。
2.红枣去核。
3.将以上材料加入适量的水於锅中熬煮。
功效:补脾益血、滋肾健骨。
3、山药紫荆皮汤
材料:山药30克,紫荆皮9克,红枣20克。
制作方法:先将山药、紫荆皮、红枣洗净,加水适量,一同煎汤。日服1剂,分3次服用。
功效:具有健脾益血、补肾养阴的功效,适用于低热的贫血患者。
4、制首乌粳米粥
材料:制首乌60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
1、首先用制首乌煮汁去渣,随即加入红枣和糯米一同煮成粥
2、准备滚熟的时候就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再煮20分钟即可。
功效:首乌可养肝补肾、补血理虚,适合气虚力弱,贫血的女性食用。
5、莲藕牛腩汤
材料:牛腩600克莲藕500克红豆15克生姜4片蜜枣2个
制作方法:
1、牛腩洗净,切大块,去肥油,放沸水里焯一下,取出在冷水里漂洗干净,滴干水。
2、将莲藕洗净,刮去莲藕的皮去节,拍成大块,红豆,生姜,蜜枣洗净,与牛腩一起放锅中,加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以后转小火煲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健脾开胃,益气补血。
6、龙眼花生小米粥
材料:龙眼肉15g,花生米20g,小米50g。
制作方法:
1、先将龙眼肉、花生米洗净,加适量水。
2、待水烧开后,将龙眼肉、花生米、小米入锅,文火煮成粥,早晚服用。
功效:益气补血。
7、猪肝炒菠菜
材料:猪肝150克,菠菜适量。
制作方法:
1、猪肝洗净切片与淀粉、盐、酱油、味精适量调匀,放入油锅内与焯过的菠菜炒熟,或用猪肝50克洗净切片。
2、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时,放入菠菜,开锅加入调米,吃肝吃菜喝汤。
功效:补铁补血。
- 上一篇:产后妈妈可以整牙吗牙齿正畸小常识
- 下一篇:臀肌挛缩是什么臀肌挛缩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