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有哪些功绩他的历史评价如何呢
2024-02-21 来源:罗兰资讯
周公旦有哪些功绩?他的历史评价如何呢?
我们都知道,平息三监、武庚和东夷联合掀起的叛乱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天下,周公旦需要找到一条消弭矛盾、长治久安的道路,此时这些问题横亘在历史的车轮之前,如果周王朝不能迈过去,那么他们的成功只能是昙花一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首先,虽然武庚已经被杀,殷都也被夷为平地,但是经过七百余年的统治,商王朝的根须已经深深地扎入了三门峡以东的土壤,大量殷商氏族仍然分布在殷都之外的广袤大地上,虽然此时在强大的周军面前他们恭顺服从,但是在未来假如形势有变,这些商王朝遗民仍然拥有掀起叛乱的能力。周武王在伐纣成功之后,依然忧心忡忡,就是因为“维天建殷,厥征天民,名三百六十夫,弗顾,亦不宾灭。用戾于今。”(大意:当初商王朝建立,有三百六十个贤人,虽然他们的后代已经不服从天命了,但是到现在仍然没有灭亡,一直延续到现在)后来的叛乱证明了武王的担忧并非多余,而周公定乱之后,这些商王朝遗民虽然遭受了打击,但是周人大概也无力将其全部剿灭,他们仍将在很长时间里成为王朝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三,最强大的敌人商王朝虽然已经倒下,但是新生的周王朝疆域周边还有其他敌人的存在,例如在三监之乱中,东夷诸国就与武庚勾结,在东方对周王朝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周公旦在平定东夷时,采用了与东夷小国媾和,集中力量攻击奄、薄姑(蒲姑)、丰伯等东夷大国,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快地平息了东夷叛乱,却在东夷之地留下了不少小国,这些小国和周王朝之间的友谊并不牢固,仍然是王朝未来的隐患。
周人和殷商遗民的矛盾、周人内部的矛盾、周王朝和外部异族的矛盾三大矛盾正是引发三监之乱的根本原因,周公旦作为周王朝的掌舵人,必须想办法彻底消灭这三个矛盾,否则战事永远不会有停止的一天,周人迟早会在一场更庞大的反叛中失去他们获得的一切。
周公旦和周王朝的开国元勋们想必也苦苦思索过,最后他们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分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