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影

丽江冬季养生茶代加工滄江悠悠茶葉香

2024-04-28 来源:罗兰资讯

【天府散文】滄江悠悠茶葉香孟勋文

缘茶源说

说起云南临沧,我是有情结的。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那个特殊时代,一批一批又一批大城市初中生,响应祖国“建设边疆”“支援边疆”“保卫边疆”的号召奔赴边陲,我们成都部分71届的初中生分配到了西南边陲临沧地区的沧源县勐省农埸,耿马县孟定农埸,镇康勐撒农埸和双江、永德勐底等农塲,(当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建制,后改为农塲)成为一名边疆农埸种茶职工。

亘古奔流的澜沧江,从临沧市的北面入境,流经凤庆、云县、临翔区、双江、沧源、四县一区,流程近232公里。据当地茶叶专家介绍,云南是茶树的起源地,而澜沧江流域是茶树起源的核心地带。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沧源崖画上采集(茶)图,耿马石佛洞(小黑江上游)出土的小茶罐陶片,远古百濮(今佤族、布郎族、德昂族祖先)和百越(傣族祖先)种植驯化,开启制作品饮茶叶的历史

生物化工杂志

最早发现的凤庆小湾镇香竹箐那株距今3200余年的古茶树,双江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的发现及科考,相传云县在万历二十六(1597)年岁暮,俸氏部族定居勐麻大寨后,采集东南西北四山之优质茶叶,精心拼配,供土司家族饮用,并上贡明朝皇帝,成为名噪一世的“勐麻土司贡茶饼”,至今世代传承,受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俸姓宗族后人喜爱而得到传承至今。

秘境临沧,是茶树起源地中心地带,让云南乃至世界茶文化流光溢彩,享有“世界茶树之源之都”美誉。临沧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地有多高,茶有多高,干凉同季,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之美称。

笔者幸运的是,2023年11月13日来到临沧云县,巧遇云县一龙生态茶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也是临沧市和云南省有名望的茶叶专家陈载新先生。陈先生工作室位于云县高铁站正前方不远处,工作室既是茶叶品牌展示厅,又是南来北往游客茶友休息室,茶味浓浓。

我们成都三位来去匆匆的茶客,畅饮陈先生展厅极品“勐麻土司贡茶”。但见其茶汤黄亮,晶莹透彻,香气四溢,回甘悠长。我们几杯饮来,顿感浑身微汗溢出,精神为之一爽,旅途之乏顿时烟消云散。

临沧茶魂

临沧古称为“勐缅”,后又改称为“缅宁”。新中国成立后,因地处濒临澜沧江,又更名为临沧并沿用至今

中华志愿者杂志

。临沧是内陆通往缅甸和东南亚的重要门户。澜沧江水经由北向东南流经凤庆、云县、临沧,有支流罗闸河、小黑江、南汀河、南棒河、永康河等五大河流,水流丰沛,滋润滋养滋生发育了世界著名的茶叶古树群落,素有“世界古茶树之冠”之称。

茶叶中有滇红、普洱茶、沱茶、“罐茶”之类,有史以来茶人誉为“滇红故乡”。临沧凤庆大叶茶种和双江勐库及云县大朝山大叶茶制成的各类普洱茶品、绿茶品、红茶品、熟普、生普、白茶、养生茶等种类繁多,其茶叶品质与天然茶叶营养元素堪称上尚品质茶类。

据临沧古茶树研究者、滇茶云乡文化传承人、“勐麻土司贡茶”推广人、川滇藏茶马古道文化倡导者、南丝路“一带一路”茶客联盟俱乐部发起人陈载新先生介绍,临沧也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又是历史上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川滇藏茶马古道文化走廊之一)“一带一路”东盟国际贸易通道。

据史料披露:“云州茶市”响誉川滇藏区,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经从保山经昌宁、顺宁(凤庆鲁史)有“煮茶烤饼”之说,临沧因此成为史上川滇藏茶马古道南道,凤庆鲁史经蒙化(今巍山)达大理(下关)由丽江达西藏。以临沧大理为茶马古道南道贸易转道滇中腹地(昆明楚雄思茅等地)形成著名的“茶马互市贸易”枢纽。

笔者认为,临沧澜沧江地理环境孕育千年茶马古道文化之魂,成为历史上“南丝路”之古代贸易先道之径,同样也彰显“一带一路”国际商贸大动脉通道之后发之势!

至今临沧及云南澜沧江流域茶叶产地民间流传的《赶马调》中唱到:大路上下茶树林,欢乐不过赶马人。山涧头骡铜铃响,马帮驮子茶叶香。上走大理鹤与剑(鹤庆、剑川),下走孟定滚弄潭。(缅甸佤邦区域)西走腾越龙象地,东走盐井马台江;本地茶叶驮出去,驮回金山和银山。欢乐不过赶马人,闯荡相隔娘儿山;晚上睡在相思河。上山不见送郎妹,下坝睡在茶山脚

智库时代版面费

,三天喝茶不思饭。不见情妹睡不着……

《赶马调》活脱脱地勾勒出一部云南茶马古道人,茶人间的风俗画,也是一部描述茶马人的艰难生活状态活化石山歌调。马帮山歌小唱将种茶、采茶、制茶、易茶、饮茶、韵茶,以及茶人马帮苦楚心理,审美心理,劳动愉悦心理活灵活现非常直白地唱出心声,仿佛一幅马帮茶人山水风景画。君不见云南茶山云雾马帮队正向我们今人、茶客、茶友们走来……

本文责编:高级编辑 旭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