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青小麦一亩青麦卖了8000多元碾馔不
2024-04-28 来源:罗兰资讯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伴随着5月芬芳的是一望无垠的麦浪。
立夏之后,全国主产区的小麦自南向北,渐次成熟。而当下,中原大地上的小麦籽粒饱满,正进入乳熟期。这个时节,正是时令美食碾馔上市的日子。
麦梢黄,碾馔香碾馔是中原地方麦黄时节特有的食物。临近“小满”,尚青未黄的麦粒,颗粒饱满,汁水丰富,便是制作碾馔最好的时机。
这时,到麦田里,挑选那些颗大粒满的麦穗,放锅里煮,或放笼上蒸。旺火深锅,煮出的麦粒不焦不湿不粘,色泽青碧,富有弹性。出锅后,除去麦壳、麦芒,倒进石磨进行磙碾, 伴随着吱呀吱呀的石磨旋转声,从两扇磨盘缝间落下一根根青青嫩嫩、长短不一的粉条状条儿,这就是碾馔了!
不同的地方制作碾馔的工序略有不同,但基本都会经历脱粒、煮炒、去皮、晾干、碾磨等过程。整个制作时长大约需要四五个小时,颇为费时耗力。期间对火候的把握至关重要,否则不仅会影响味道和口感,而且难以制作成型。像煮炒这一环节,炒得干了,磨出的粉易成面状;炒得湿了
,太黏不好碾磨成条。“碾馔好吃真难做,一碗碾馔汗湿襟”,说的就是这制作的辛苦与匠心。新鲜出炉的碾馔,不添加任何佐料,抓一把放在嘴里咀嚼,清爽麦香便在嘴里四逸开来,直冲脑门儿。大量食用时,碾馔制作的花样也很多,或加蒜汁辣油香油等凉拌之,或配肉、蛋、蔬菜一块儿爆炒之,或加肉馅做成碾馔包子,或辅葱花、香菜制作碾馔清汤。真可谓,一条碾馔多样吃法,不管怎么做都是一道别具风味的特色美食。
碾馔还是营养学家主推的全谷物食品。新鲜的碾馔既保持了全麦的营养,又有天然麦浆的淡淡清香,富含粗纤维、矿物质、蛋白质、葡萄糖和维生素等,其青麸皮还有助于增强肌肤的光泽和弹性,真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养生食物。
碾馔较难保鲜,一般为当天做当天卖。所以每到5月中旬碾馔上市,尽管每斤售价10元左右不算便宜,但人们却争相购买,唯恐错过了这新季的第一道麦香。
碾馔,留住传统技艺与乡愁碾馔并非今日才有。提起碾馔历史,还有这样的传说,碾馔曾是清朝御贡美食。每年立夏日,大清皇宫里都要吃用新鲜青小麦做成的碾馔,一来感受新季首鲜,二来也感知农活不易。
据相关资料,顺治十七年所刻《治鲜集》第三卷《风俗纪》中,就对碾馔工艺有详细记载。清代孔尚任撰《节序同风录》中写道:“新麦微炒碾为条曰碾馔”,并录入《四库存目丛书》。由此可见,碾馔制作至少源于清初。
数百年来,祖祖辈辈以耕作为生、以麦为主食的中原人历代相传,让这一传统的碾馔制作技艺历久弥新。也因此,在民间一直有“麦青做碾馔,麦仁做肉粥”的说法。
而年纪稍长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麦子刚刚微熟,忍不住掐几头麦穗,放在手心里双手用力搓好,然后吹掉麦壳,美美地生吃。明知这是“糟蹋粮食”,但却挡不住这份清香诱惑。“捧一把麦香扑鼻,吃一口满嘴生津”,这也是我儿时对麦香最深的记忆。而那些年月,如家里食物青黄不接,人们也会提前收割一部分青麦回来制作成碾馔,以解饥荒。所以碾馔,在荒年,叫“青黄相接”;在丰年,又叫“尝新”。
碾馔也有写作“碾转”的,它还有个同名兄弟名叫“碾馔儿”。碾馔儿是宁夏特色小食品,不同于中原所用小麦制作,这里的碾馔儿由青稞制成。食用时,加盐、油、醋、蒜、辣等调味品,清香爽口。有的村民制作的碾馔儿吃不完,晒干储藏冬天吃,还有人用干碾馔儿作医治痢疾、消化不良的偏方。在宁夏中宁县,碾馔儿还被列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正在产业化的碾馔随着物资丰富,时至今日,碾馔在长江以北小麦产区村落里,制作已很少见,成规模的更少。但在我国小麦产量第一省河南,有这么两个村做碾馔非常有名,一个是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祥云镇的古贤村;一个是与温县隔黄河百里相望的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朱庄村。他们不仅让小麦超倍升值,而且还带动了乡村游等产业发展。
古贤村所在的温县是河南小麦平均亩产第一县,气候适宜,土地肥沃
,还盛产铁棍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四大怀药,所产麦质筋道、口感清爽。深耕其间,古贤碾馔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以及上乘的品质而声名远播。孟津县朱家庄村也是远近闻名的碾馔专业村,已有40余年做碾馔的历史。这里有1550余亩耕地,其中,约1100亩专门播种小麦用于加工碾馔。村里239户,加工碾馔的人家超过三分之一。每年5月刚过,麦穗微黄的时候,碾馔加工户都会忙碌起来,洗刷石磨、架起大锅,很快村里便荡漾着碾馔的麦香。
朱家庄村的碾馔非常热销,据了解,生意好的农户每天可卖200余斤。每斤售价10元,每亩小麦能为制作碾馔村民带来8000元左右的收入,这几乎是卖成熟小麦的近10倍。当地许多村民依靠制作碾馔实现种麦收益大增,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
为做大碾馔产业,孟津县城关镇还从去年开始筹划举办了碾馔节。碾馔节期间,村民们将各自的石磨集中于广场上,一起加工碾馔
,制作各种冷热美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节会经济立竿见影,不少城里人开着车到村里边买边拍,形成口碑转播。今年5月17日,该镇又举办了第二届碾馔节,到场游客络绎不绝,不少人还大包小包卖回城里吃。今天的温县古贤人也将碾馔发展成为特色美食产品,每年仅五六月份所外销的碾馔就达3万公斤,全年达5万公斤,村里不少农户还将碾馔深加工,加上自家品牌,以真空包装,通过网上销售,远销至北京、上海等地,使外地的美食爱好者四季也能享受到这一美味。今年5月18日-19日所举办的2019温县·古贤碾馔美食文化节,吸引成千上万人到场。青嫩柔美的碾馔
,带去的已不止是舌尖上的美味、浓浓的乡愁,更变成了富民的大产业,每年为村里增加近百万元的收入。思路一变天地宽,碾馔产业化让小麦增值、农民增收的故事,难道不正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生动实践吗?
#谷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