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陪伴育儿模式经验分享从这3方面培养孩子
2024-08-14 来源:罗兰资讯
爱因斯坦曾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从小开始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相对与孩子大了在培养更容易,父母花费的心力更少。独自带大两个孩子,我发现从小养成的独立自主习惯会延续孩子长大,而且持续时间更长久。如果小时候受父母过度关怀、溺爱,事事由父母代办,孩子长大后就像是巨婴,无论生活上,还是思想上都很难达到完全独立。
因此,越早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越好。
对于0-6岁的婴幼儿,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拥有这个好品质呢?
从孩子和父母双向角度,总结出两句话:
1.最简单、通用的口诀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勤动手。
2.父母在育儿方面要牢记:不做孩子的保姆,不越俎代庖,与孩子要有边界感。
具体从下面3个方向入手:
①行为:
在行为上,孩子能自己走,就不抱着。会穿衣服,就自己穿。能自己吃饭就不喂饭。逐渐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快乐的兄弟姐妹吃薯片和画画
②思想:
与孩子沟通时,多听孩子的想法。与自己看法、想法不同时,先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不要着急否定。从小培养善于动脑思考,要让孩子有自己的观点主见。
③自主性:
孩子有什么想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支持、多鼓励。这样孩子才会多思考,然后积极付诸行动,增强行动力。
举个例子,比如:刷牙
从婴儿时开始,是大人坚持给宝宝刷牙的习惯。到了1~2岁,孩子手部控制能力增强,想要模仿大人刷牙的行为,跃跃欲试想要尝试。
但带着孩子看牙医时,医生说孩子自己刷不干净,一定要大人帮着刷。可孩子要尝试,是让孩子自己做,还是听医生的帮着刷?
让孩子自己刷,怕孩子刷不干净,蛀牙。
不让孩子刷,怕影响孩子模仿的积极性。如果父母态度太强硬点,孩子可能有段时间都不敢提要求了。还谈什么独立自主?
所以,在同意孩子自己刷牙之前,我把医生的话,妈妈的顾虑告诉孩子。想让孩子知道不是妈妈不相信他,而是在犹豫,再想有什么办法可以两全其美。
3岁左右,我和孩子达成共识:我握着孩子的手,我们一起刷。(在孩子想自己刷牙的时候)
5岁左右,孩子想自己掌控牙刷。我负责指导孩子如何刷牙。刷完后张嘴让我看一看,有没有没清理干净的缝隙。
总之,就是在范围内,让孩子尝试他能做的。想办法满足亲子共同的要求。
有时候孩子想法比较钻牛角尖,但孩子的成长也需要不断地试错,在经历中获取经验。所以,父母管住嘴,该放手时让孩子大胆地尝试,做好孩子的后盾。
对于小时候没有养成独立自主的孩子,该如何养成?
造成这样的结果,家长太“勤劳”“不信任孩子能把劳动做好”可能占了很大的因素。所以,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不给孩子收拾烂摊子。但我们要告诉他——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样。
人天性喜安逸,孩子也是一样的,甚至自控力不强的孩子更甚。之前什么都不用做,现在啥啥都得自己做,孩子也需要适应的时间。耐心地陪伴吧!
我是A妈,分享育儿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