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iapm商场试营业主打夜间消费受关注
2023-09-25 来源:罗兰资讯
上海iapm商场试营业 主打夜间消费受关注但未进状态
”,即可以从早玩到晚的商场,虽然不会24小时营业,但营业时间肯定比普通商场长。
可是,记者昨天在商场发现,目前iapm零售业态的营业时间仅比一般商场延长了一个小时,从22点持续至23点。零售店铺大多23点准时关门,餐饮也在22点半之后就不再接待新顾客。MUJI店员透露:“这家门店营业至23点,已比其他分店晚一个小时了。”位于4楼的一家日本餐厅透露,现阶段23点前会结束营业:“但正式开业后,营业时间还会再调整”。
开发商方面表示,商场营业至23点,主要是考虑到与商场联通的轨交1号线、10号线和即将开通的12号线大多在23点前后结束运营。正式开业后,商场内餐饮方面将普遍延迟到24点以后,部分轻餐饮、咖啡吧、酒吧会延后到次日凌晨2点,个别会延后到凌晨4点。此外,商场的营业时间还会根据不同的节庆节点作针对性调整。
让消费者晚上不宅在家
iapm商场的夜间消费模式最早起源于香港,香港九龙观塘区的APM商场营业时间延续至24点,餐饮休闲等大多营业至凌晨2点。当时推出这一消费模式,主要
是因为香港白领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下班后却无处消闲减压,营业时间延长的商场可以让这部分顾客不受时间约束,充分购物休闲。目前,上海的大部分商场通常只营业到22点。不过,随着消费市场的细分,越来越多的商家看到夜间消费市场的潜力。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齐晓斋教授表示,虽然上海有新天地、田子坊等场所,但相对于人口和消费力来说,数量还是不多,业态也不够多元。而且,上海缺少的是大众化的夜间消费去处。“晚上,高档消费可以去
外滩,低端消费可以找大排档,但白领需要的是有一定品位的、时尚的夜间消费场所,尤其是购物方面的‘夜生活’几乎是空白。”来自台北的旅游达人“台北大卫”认为,上海的夜生活比较单一:“在台北的话,晚上可以去淡水看海,可以去夜市吃美食,也可以去猫空喝茶。”齐晓斋建议,在抢占夜间消费市场的同时,商家应该提供更加丰富的消费业态,避免商业同质化:“不是延长营业时间就是夜间消费,而是要提供特色业态,除了购物和餐饮之外,也可以提供茶馆、I-MAX电影院、高科技游戏厅等,要给消费者一个晚上不宅在家里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