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各国经常战争他们的资金哪里来的
2024-02-21 来源:罗兰资讯
三国时期各国经常战争,他们的资金哪里来的?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为了统一天下,刘备、孙权、曹操三人可谓是尽出手段。为了争夺属地,孙曹刘苦心孤诣。而古时打仗除了优秀的将领及谋士,拼的主要是人口基数,是粮草供应,是财力的雄厚程度。那么三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那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军费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了下面这些你一定觉得,曹操和孙权最聪明,刘备最是无脑。
孙权治下的东吴是三国中底子最厚,物产最丰富一个国家。在孙氏家族未统一江东诸郡时,这里就因江水之险远离战火,随之江东境内诞生了不少富庶豪族。靠水吃水,临江的江东百姓更是因地理优势做到了衣食无忧。公元237年孙权下令东吴开始铸造本国境内流通的货币:大泉五百。曹操效仿汉五铢钱制度,让魏国百姓开始使用魏五铢钱。孙权同样也是如此,他让吴国境内流通大泉五百,其实也是在效仿汉朝的大泉五十货币制度。在经济稳定,百姓富足的情况下,东吴更是和魏国、蜀国做着贸易。因此便可以说吴国是三国中最富庶的一个国家,因为吴国本就家底雄厚,孙权为吴国设计的经济发展战略又没有太大的错处。
但正是因为东吴太过富庶,到了后期世家豪族才会和孙氏家族相互碾压。相比起曹操和孙权很有经济头脑,相比之下刘备就要显得无脑许多了。刘璋刚刚投降时,刘备本打算将刘璋留下的土地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但当时的诸葛亮却告诉刘备,这样做会让蜀中百姓抵触刘备。不如将刘璋留下的土地,送给蜀国百姓然后刘备再从中抽取一定的农业税。刘备觉得诸葛亮言之有理,所以他便命诸葛亮具体负责此事。公元220年,刘备觉得蜀国也应该有专属于自己的货币,于是他便命人私铸了直百钱。铸造完直百钱后,刘备更是用这种不被认可的货币,强制和蜀中富商、大官们进行交易。刘备此举无疑是在用这种不被认可的货币,来盘剥蜀中富商、大官们的财富。
刘备去世时,直百钱仍然没有在蜀国境内大面积流通,蜀国百姓依然在以物易物。可想而知直百钱的公信力,以及蜀国经济状况到了何等恶劣程度。后来因诸葛亮多次主导北伐,刘璋留下来的财富更是被消耗殆尽。无奈的诸葛亮只好在公元229年,开始用蜀锦来替代直百钱作为蜀国流通的硬通货。蜀国后期正是凭借着蜀锦和东吴完成贸易,才获得了战略所需的物资。蜀国多山地,并不适合进行大面积农业种植,仅仅依靠蜀锦,也难以维持蜀军长期的支出用度。正是因此诸葛亮在主持北伐时,才会打打停停。《三国志》中形容当时的蜀国百姓,是面如菜色的。这就表明蜀国百姓的生活质量是非常低的。
蜀汉末年通货膨胀更加严重,蜀锦产量大幅度降低。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费祎开始推行汉铢钱,但此时蜀国百姓生活已经十分困难,连年征战更是让蜀国损失了大量青壮,内部经济还不稳定,所以汉铢钱根本没有在蜀国境内大面积流通。众人皆看到邓艾神兵天降,刘禅当即就选择了投降,却不知此时的蜀国已经无力回天。因为魏国早已经在多个领域碾压了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