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装

越养越喜欢宝宝(老人为何偏爱儿子?其实,这种做法很聪明)

2024-07-04 来源:罗兰资讯

“一样的亲生子女,为啥父母总是偏爱儿子呢?”

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无法理解,往往认为父母是老思想,是受“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所影响。那么,现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其实,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对于“香火传承”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一般都会觉得生儿生女没什么不一样。

既然是这样,做父母的为何还不能把一碗水端平呢?难道其中有什么不可言传的“秘密”吗?52岁的田阿姨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坦言,老人偏爱儿子,其实是很聪明的做法。

讲述人:52岁的田阿姨

01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是个吃苦耐劳、善良孝顺的女人。

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而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落到了母亲的肩上。除了上班,她还要照顾我和弟弟,以及爷爷奶奶的生活。

那会儿条件不好,细粮少,粗粮多,每次做了馒头或者包子,她总是让两位老人吃,而自己顶多尝一尝,就又去啃玉米饼子了。

穿戴方面也是这样,她每年会给爷爷奶奶做一身衣服,而自己的衣服却常常是补丁上摞补丁。

虽然从母亲的一言一行里,我耳濡目染地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也对她有了一些不满和抱怨。原因就是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她越来越偏爱弟弟。

02

记得我结婚的时候,母亲只买了几床铺盖和几件衣服,并且说,他们的能力有限,而且弟弟还没成家,所以帮不了我太多。

可是没过两年,她不仅给弟弟买了房买了车,还打电话向我借钱,说弟弟读书少,没什么本事,得学着做点生意,将来才能养家糊口。

都说儿子女儿一样亲,为啥一娶一嫁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说实话,当时虽然把钱拿给了她,但是我心里却很不舒服,很不平衡。

我不相信一向通情达理的母亲,会不明白“重男轻女”的危害?会不理解我的心情和感受?那她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03

在接下去的许多年里,母亲似乎把我当成了“取款机”。只要弟弟有困难了,她总是第一时间通知我,并要求我给予一些帮助。

不仅如此,家里老房子拆迁换了两套“六加一”的楼房,她住了一套,给了弟弟一套,而只给了我8万块钱。

为此,老公经常开玩笑说:“你到底是不是亲妈,怎么这么不受待见呢?”

“别瞎说,谁家不是这样,只是你没有姐姐或妹妹,不懂得老人的心思罢了。”我嘴上这样回答,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儿。

04

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才一下子明白了母亲的想法。

那年儿媳妇生了孩子,我忙着伺候,一连几个月都没回过家。每次打电话回去,母亲或者弟弟都说,不用惦记,家里没什么事,都挺好的。

没过多久,一个发小来这边旅游,一起吃饭的时候,她无意中问我,“你家老太太没事了吧?前段时间看到你弟弟用轮椅推着她散步呢。”

我顿时蒙了,怎么回事?母亲为啥坐轮椅,不是说好好的吗?难道他们都在骗我吗?没等吃完饭,我就风风火火地赶了回去。

05

说来也巧,我刚下车,就看到弟弟正背起母亲上楼呢。那一刻,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看着弟弟满天大汗、吃力的样子,我释然了,因为自己做不到这一点,甚至从来没想过应该如何孝顺老人。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许多当闺女的不喜欢听这句话,觉得父母有偏有向,对儿子好,对女儿不重视,但是否想过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在哪里呢?

原来,有一回上街,母亲不小心摔了一跤伤到了腰部。大夫建议做个手术,可是母亲不同意,坚持“保守治疗”。为了不让我担心,她还再三嘱咐弟弟不要告诉我。

弟弟、弟媳都很孝顺,尽管店里的生意很忙,但每天轮流伺候着母亲。不忙的时候,弟弟还会把母亲背下楼,遛遛弯,适当活动一下。

如今我明白了,母亲“偏爱”弟弟,既是为了自己老有所依,也是为了我们姐弟之间不闹矛盾。

一丝情感:

看起来,老人偏爱儿子,不待见女儿,一碗水没有端平。但仔细想想,你就不难发现,他们的做法恰恰是为了让儿女之间都能心理平衡,融洽相处。

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在孝顺父母时也是如此,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计较,不抱怨。

每个人都有私心,父母也不例外。但他们更有爱心,为自己着想的同时,也为家庭的和谐做了铺垫。

其实,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问题,而私心是根源所在。只有彼此理解,彼此尊重,才能“心心相印”。

文后寄语: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祝您健康快乐!

作者:一丝垂纶,一个性格开朗、爱开玩笑的情感讲述者,愿陪伴师友品味生活,笑谈人生。

海外医疗服务中介哪家靠谱

美国医疗中介服务北京

赴美就医签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