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装

亲子互动育儿教育亲子互动最关键的是什么做

2024-08-14 来源:罗兰资讯

小陈的女儿三岁,白天都是奶奶带着,基本看不见父母。小陈总觉得陪着孩子太少,想法设法地陪着孩子,即使很晚下班,依然花心思花时间陪着女儿做游戏、看书、做手工……

她觉得只要有时间应该陪孩子玩,多和孩子互动。认为孩子要发展好,一定要经常陪伴她。这样才能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亲子关系才能融洽。

即便她有时候很累,很烦躁,也要咬牙坚持。可是,怀孕生二胎后,两个娃的消耗让小陈吃不消了。

的确,亲子互动是孩子发展不可或缺的。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妈妈的行为带给孩子安慰和营养,而孩子的行为带给妈妈欢欣和满足。就是在这样的交互体验中,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但是,无时无刻的陪伴≠高质量的互动。

高质量的互动并不需要抓紧每时每刻和孩子玩。留出时间让孩子自己独立玩其实也是一样的重要。如果家长一直跟在孩子后面,孩子就失去了探索研究和自得其乐的能力。

互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亲子互动是孩子发展不可或缺的。良好的互动是婴幼儿心理健康、正常发展的保证。

这里有一个经典的实验可以说明互动对于孩子的作用:

发展心理学家艾德·特罗尼克研究了母亲的面部表情对婴儿情绪的影响,这就是著名的“still-face experiment(静止脸试验)”

实验时,妈妈先用愉快的口吻和孩子聊天互动。孩子也给出了愉快的回应。随后,妈妈转过脸去,用一副面无表情的脸对着孩子,这时妈妈和孩子的互动结束了。看着妈妈这幅表情,婴儿尝试与妈妈互动。但是妈妈依然面无表情。于是婴儿彻底崩溃,放声大哭起来。这个时候,妈妈赶紧再次换上生动而慈爱的表情,婴儿平复下来,变得愉快起来,又开始了和妈妈的互动。

这个实验一方面说明了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婴儿在与父母互动中的情感体验,人与人的沟通,感受的愉快、紧张、失望、安慰等,这是任何科技都代替不了的。

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不仅包含了语言的对话,还包含眼神的对视,神情,行为以及身体语言等等。日复一日,这些互动的因素像一个“小编码”植入孩子的大脑。孩子从中感受到了爱与回应,觉得能与父母建立一个安全型的依恋,因此也就有个一个积极正面的人生观。

会影响孩子的3种亲子互动模式在亲子互动中,最大的困难是难以把握互动的松紧。太松,忽视孩子没有意义;太紧,压制孩子,又形同监牢。再加上互相的指责,亲子互动变得让孩子无所适从。就像下面这三种模式,对孩子反而有不利的影响:

⑴追与逃的互动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父母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没有及时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回应。

这样的父母总认为,孩子太小了,跟他讲话,他也听不懂。所以经常忽视小婴儿的咿咿呀呀。等孩子长大再和父母谈话。他们也只会低头玩手机,嫌弃孩子话太多,面对孩子绘声绘声的讲解,表现的一脸不耐烦或者嫌弃。这时父母与孩子也有互动,孩子是“追”,父母是“逃避”。这样的父母只是被动地反应,而不是主动去和孩子聊天、抚摸、微笑、玩耍等等。

经常这样地回应孩子,使得孩子潜意识里认为父母对他们不重视。当孩子觉得不被重视,不被注意时,他们就会想尽方法去吸引你们,甚至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来吸引父母的关注。

⑵冷与退的互动模式

这种互动模式中,父母掌控全局,干涉的太多,孩子无自主的权利。台湾艺人狄莺跟他的儿子就是这样的互动模式。

孩子放假,她也放假陪孩子。为了孩子上学,就把家搬到学校附近。这种陪伴的前提是,孩子的全部必须在她的掌控下:18岁前,孩子没有任何自由,不允许单独出门。必须每天吃多少饭,喝多少水。强迫孩子必须把食物全部吃完。在学习方面,要考到前十名,否则就会被打一顿。

狄莺和儿子的相处方式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病态共生”。

心理学家武志红提过:母婴共生期是0-6个月,这是正常的,之后就是病态共生;6-36个月就是分离阶段,或者叫个性化期;孩子3岁之后,就开始形成独立人格,父母应当逐渐放手。

这种看似关系亲密的互动,却缺乏了对彼此独立人格的尊重,孩子因此失去了在挫折中成长的空间。

⑶相互指责的互动模式

这种模式下对孩子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过度和愤怒。 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亲子间的互动模式。

你不完成作业,妈妈就不陪你玩了非要什么黄色的小汽车,蓝色的小汽车不也一样玩吗?这个倔脾气真跟石头一样硬,不陪你玩了。你看你,一点耐心都没有,我都不想陪你玩了……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对待孩子不符合心愿的行为,反应过度,不停的指责或者谩骂。在这样的互动下,孩子要么变得胆小自卑,要么变得叛逆。往往使家庭中形成“相互指责”的状态。

因此,与孩子的互动既不能放的太远,也不能管的太紧;不要对孩子有不符合年龄的期待,也不让他们有不符年龄的依赖。父母应该在孩子适合的年龄建立适合的互动模式。好的互动必须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在乎我,你愿意和我在一起。

高质量的互动必须满足的四个关键点心理学家李雪说过:“真正的陪伴必须是我们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评价,只是单纯看见对方当下的样子,当下的感受,并愿意和这个真实的人在一起,分享时光。”

跟孩子的关系是一个小小的互动加在一起,所谓的高质量的互动,不是指互动的方式,而看重感情的交流。所以一个高质量的互动必须满足这样四个关键点:

第一,是与孩子的同频

所谓的与孩子同频是指了解孩子的想法,察觉孩子的需要,家长调到孩子的频道。这就要求就互动既要适度,又要把握机会。

先说适度,适度是指要适合孩子的节奏。不能孩子困了、累了,你还不停地跟孩子讲话、大笑,这不能称之为互动,因为这样的情形下,成人是主动主导,是个发动者,孩子只是个接受者。

再说把握机会,举个例子:你下班很晚,很累了,还要加班。结果孩子却要你陪着他玩,你的心里非常烦躁。这其实是一个互动的机会。

正确的做法,作为父母,你可以通过仔细的观察,调到了解孩子状态的“亲子频道”。读懂孩子的一些非言语暗示,是累了,还是需要你的关注。

第二是互相之间的回应

儿童成长专家丹尼尔·西尔格指出:亲子双方通过互动调整对方的反应。大人和孩子同质等量地回应对方的情感表现。一方回应另一方的性质和强度形成一个“交流的循环”。

通过反复的回应,孩子和大人经历体验,互动的双向性得以形成,亲子之间的关系就能不断的发展。

所以,如果把画放在你前面,千万别说我没时间看。你可以问问孩子画的什么?抓住每一个孩子主动的机会。孩子的回答越多、越丰富,就越给你机会问下一个问题,这个时候你俩的关系就像打乒乓球,在互动中有来来回回。

第三是互动中给孩子发展的机会

这样的互动都是无效的:孩子讲,大人就回答一个“嗯”;孩子滔滔不绝的讲,大人嫌烦,打断了;孩子玩,大人心不在焉的应付,自己心思在手机上等。

这些都错失了在互动中锻炼孩子的机会。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从实实在在的互动中往前走的,即便是一个一个短时间的小互动。

即便是一个简单的聊天,家长也可以让捋清楚思路,完善表达,抑或是让孩子自己想一想解决的方法,或是专注问题的解决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在互动中经常锻炼的。

第四是尊重是互动的前提

亲子间的良性互动首先表现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是实施教育的首要前提。

或许很多家长怪孩子越来越不理睬自己,不愿意与大人交流互动。这是因为父母很多时候都不尊重孩子,想当然的打断孩子,有时候还带着训诫的语气。这样怎么能让孩子愿意与你互动。

温尼科特说:足够好的母亲,是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互动方式,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去适应,去独立。我们可以努力抓住每一个跟孩子互动的机会,将这四个点交叉融合在一起,亲子关系也就走向更加融洽的一面。

孩子杂志社

食品安全导刊

低碳世界杂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