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宝应短篇之王76岁蒲松龄养生秘诀4个
2024-04-28 来源:罗兰资讯
1
第一个习惯:勤奋学习。
说起来清代的“短篇小说之王”,人们就会想起蒲松龄,他写的《聊斋志异》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里面的故事,广为流传。
过去有句话,叫做“人生七十古来稀”,在清代,一个人能够活到这个年纪,已经成功迈进寿星的队伍了,蒲松龄寿高76岁
,属于妥妥的寿星级别了。蒲松龄虽然半生潦倒,却不坠青云之志,努力奋进,自强不息,不仅精通医术,善作药茶,还注重锻炼,生活规律。
王阳明说,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
有了凌云壮志,人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感,目标感;然后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他酷爱学习,乐于钻研,虽然生活上比较清贫,但内心的丰盈,精神的富足让他的日子快乐无比,充实有趣。
认知不断提高,心胸更加开阔。思想一通透,万物竞风流。
写作,需要精力充沛作为内在支持;生活,需要健康的体魄作为根基。
这两方面,蒲松龄做得很好。
2
第二个习惯:闻鸡起舞。
蒲松龄的家乡,在群山环抱之中,这为他“玩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他有个清晨登山的习惯,这种有氧运动,在自然界里,完全是一种享受。
清冽的空气,洗涤五脏六腑;热辣的运动,激活逝去的青春。他还喜欢在石头上写诗,比如:“老藤绕屋滕蛇出,怪石当门虎豹眠。
我以蛙鸣间鱼跃,俨然鼓吹小田边。”
蒲松龄先生认为,万物皆有灵性。有时候,见到鬼斧神工的巨石,就会虔诚膜拜。
他曾说,这一拜会让人“爽气入抱”、“沉疴”全消,与天地之精神交互。
他经常练习的运动项目,有举石、站桩、太极拳、五禽戏等。
他把经常去的地方命名为“石隐园”,嶙峋的怪石,巧妙布局在苍松翠柏之间,在这里运动健身,洗涤灵魂
,再和适不过了。如果你参观蒲松龄故居,那块他常举的“蛙鸣石”,仍摆聊斋里的案几上。
3
第三个习惯:以茶养心。
蒲松龄先生爱喝茶,人很有名气的,这也是他的养生秘诀之一。
据说,很久以前,蒲松龄就在家乡柳泉盖了一间茅亭茶座,免费向过往行人提供茶饮,有故事的留个故事,没故事的唠唠家常。就像是今天的网红打卡地。
为了制茶,他在房舍周边开荒种地,栽培各种花卉,药材,还养了蜜蜂。
他研制的“蜜饯桑菊茶”最为有名,有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就为了一饱口福。
这道茶合中理气、润肠通便;清热消积、健脾祛湿;还有补肾养心,安神助眠的功效,人们争相饮用。
看到自己的劳动产生了价值,蒲松龄更加动力十足,心花怒放。
很多时候,一个人让别人开心,自己也会收获快乐,而且满满的成就感。
4
第四个习惯:以逸为祸。
蒲松龄不仅学过医术,还当过医生,悬壶济世,游走八方。
当过郎
康熙年间,他应邀到了江苏宝应县,给知县
孙树百当参谋,为调查一宗冤案,他乔装打扮,扮起了走方作郎中,微服私访,最后成功破案。
蒲松龄有个观念,那就是一辈子勤奋,把安逸当做惹祸的根苗。
屡次高考落榜,他没有一蹶不振,反倒是越挫越勇
。他更加焚膏继晷,更加废寝忘食,深入田间地头,领悟自然,积累素材。一个“勤”字,贯穿了他的你一生。
这是他取得重大艺术成就的缘故,也是他在那个年代,成为寿星的内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