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养生身边的中医药服务杠杠的
2024-04-28 来源:罗兰资讯
记者昨天从市卫健委获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命名了22个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嘉兴市名列其中,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近年来,嘉兴市卫生健康系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理念,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以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评审为契机,抓重点、补短板、强基层、提能力,我市基层中医药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统筹城乡,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
目前,嘉兴市中医医院分别与五县(市)中医院和市本级24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派出中医骨干定期下基层扶持重点特色专科建设,中医医联体建设实现了全覆盖。
“中医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实现了不同等级医院之间的有序衔接及医疗资源的共享,提升了下级医院的中医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就医条件。”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照“基层中医化、中医基层化”的中医药工作目标,我市加强基层中医馆建设,98.7%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标准建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经批准设立的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已达到139家。
与此同时,我市大力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示范基地和推广基地建设。近3年,全市共推广应用适宜技术20项,培训学员5378人次。嘉善、海盐、桐乡中医院成为国家级推广基地。在省示范基地建设终期考核中,我市位列全省第二。
接轨沪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近年来,我市大力接轨沪杭高端中医资源,积极发挥接沪联杭的区位优势,主动出击,柔性引才,大力对接上海、杭州优质中医资源,极大地提升了本地中医服务整体技术水平。嘉兴市中医医院与上海曙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石氏伤科流派詹红生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嘉兴)工作室;与杭州市中医院建立“肾病联合诊疗中心”,成立王永钧名中医工作室,并建立杭州市中医院肾病实验研究室嘉兴分中心。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全面托管海盐县中医院。平湖市中医院与浙江省中医院开展学科合作,成立沈敏鹤中医工作室。
在与沪杭高端中医资源的接轨过程中,我市中医人才学科建设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拥有国字号中医药人才14名,拥有省级各类名中医20名;评出市级各类名中医84名;举办“西学中”培训班,全市共有1100名学员参加培训;开展基层专家传承工作,培养了一批读经典、跟名师、勤临床的基层中医临床力量;着力打造中医名科品牌,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名科名院,全市国字号中医药学科达到6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12个。
智慧助力,改善群众看中医体验
我市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乌镇开设了全国首家互联网国医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国内应用最广的中医“智能医生”。2016年底,我市在全国率先建设区域“中医云”系统
,打造应用智能化品牌,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互联网技术,构建市级中医健康云,提供中医电子病历、辅助开方、中医治未病、中医药知识库、“互联网+名老中医”资源库及网络学习平台等服务。目前,该项目已覆盖全市57家基层医疗机构。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启动“看中医减少跑”,实现全域智慧就医。智慧医疗“诊间结算”项目被纳入2016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嘉兴市中医医院率先试点。2017年,嘉兴市中医医院在省内首家推出“看中医减少跑”改革,取消人工窗口挂号,依托信息化技术,重构就医流程,打通中医门诊诊前、诊间、诊后信息化环节,开启智慧中医“零排队”“少跑腿”时代,实现“两减少”“两改善”“两提升”,即减少就医排队与等候时间,改善就诊秩序和诊疗环境,提升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嘉兴样本”被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
科学引导,发展本地中医药产业
近年来,我市打造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秀洲清池温泉、嘉善云澜湾温泉(度假)小镇、浙江泛亚生物有限公司和华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被命名为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基地
。201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9900亩,产值达37962万元。“中医+养老”模式也在嘉兴走出了医养结合的新路子。全市有89家养老机构全部实现医养结合;27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全部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其中18家开设老年病科;1082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部实现医养结合。嘉善县的上门健康服务流动车,被评为全省十大贴心民政服务品牌。嘉兴市中医医院更是与民营资本合作,以民办公助模式建设了“梅花洲中医康复医院”,与残联合作建设了嘉兴市阳光康复医院。
传承创新,丰富嘉禾中医药文化
嘉兴中医文化内容丰富,形成了有独特风格的中医文化——“秀水医派”。“秀水医派”人才辈出,成绩卓然,养生家曹庭栋、黄凯均
,时病专家茅雨人、王学权、郭右陶,眼科专家顾锡,女科专家陈谢、肖勋等,都给嘉兴留下了宝贵的中医文化财富。近年来,嘉兴中医人深入挖掘中医文化历史,总结升华凝聚成独具特色的中医理论精髓,先后出版了《方水林临证经验集》《王和伯医案精选》等中医文化建设系列丛书20余部。中医药传统技术在新时代得到继承和发扬。嘉善的瘌头传统诊疗法、嘉兴的“施氏针灸”、嘉善的吴氏中医内科等6项中医药传统技术被列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施氏针灸”和吴氏中医内科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