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甲骨文的神秘诅咒研究者竟相继离奇死亡

2024-01-29 来源:罗兰资讯

甲骨文的神秘诅咒:研究者竟相继离奇死亡

说到甲骨文,不能不提王懿荣。王懿荣是大清国子监祭酒,也是享誉北京城的着名金石学家。1899年的秋天,王懿荣的一场疟疾,改变了甲骨文被病人吃掉的命运。

其时,年过半百的王懿荣身患疟疾,京城一位老中医为他开了一剂药方,其中一味药是龙骨。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药铺将药抓回来,王懿荣无意中发现龙骨上有许多规律的符号,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字体非籀非篆。为一探究竟,他专门派人去达仁堂药铺购回全部龙骨。一些古董商人得知王懿荣好此物,每有所得便携之登门,时过不久,王懿荣已收龙骨1500余片。

网络配图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罗振玉曾资助王国维东渡日本留学深造。王国维是一位兴趣广泛又刻苦努力的学者,他研究的领域涉及哲学、文学、宋元戏曲等,他曾帮助罗振玉整理和研究甲骨文,从此和甲骨文结下了不解之缘。1917年,王国维在上海仓圣明智大学任教时,夜以继日研究甲骨文,写出甲骨文发现后第一篇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论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并把1000多片甲骨分析归纳,编成厚厚的专着《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

王国维在研究甲骨文时,偶然把两块碎片拼合,发现上面记载的正是《史记》中写到的商代公、王的次第,印证了《史记·殷本纪》的内容,将甲骨文的研究推向当时的最高峰。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王国维还是延续了甲骨文大师们难逃的悲惨命运,也走上了自杀之途。1927年6月,王国维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那天是阴历五月初三。其时,由于颐和园游人甚少,待救起时,王国维已停止了呼吸,时年五十一岁。

就在王国维自杀的第二年,刚刚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着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截至2012年,我国先后发现了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趣闻解密点评: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这涉及到商代诸多内容,其中的神秘诡异很难被理解。甲骨文的面世最终被世人熟知,它极具传奇性和戏剧性,甚至还夹带着某种神秘诡异的诅咒,曾使研究者们接连离奇死亡。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