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告诉孩子生活小常识这三个关键词父母要
2024-05-06 来源:罗兰资讯
在孩子的成长旅途中,他们将遇见无数的导师,然而,在他们的生命里,父母往往担纲着最初的教导者角色。
孩子在与父母的日常互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父母言行举止的深刻影响,这也正是我们强调父母应以身作则的原因所在。
教育界知名人士洛克曾经提出一个耳熟能详的“白板说”,他主张,每个新生儿的心灵都是一块空白板,之后他人如何在上面描绘,孩子就会相应地呈现出什么样的性格。这表明,孩子的性格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影响。
有些父母可能因为自身的学习和见识有限,而对自己的教育能力感到担忧。
然而,父母同样可以与孩子一同进步,不少父母就是通过自学来丰富自己,然后再将这些知识和智慧传授给孩子,引导他们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
《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这样一本值得父母一读再读的书籍。
它为父母教育孩子提供了极好的指导
,给予了孩子们生命的启迪。通过这本书,父母们明白了,有三个关键词需要尽早让孩子理解,并且能准确地诠释它们的含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从中受益。
首先是“聪明”。
刘震云曾说过一番引人深思的话:“世界上有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很多人都被它淹死
,这条河的名字就叫做‘聪明’。”许多人能够跨过“愚笨”的河流,却倒在“聪明”的河里。
经历过传统应试教育的人,知道在那种经常受到批评和打击的环境下,孩子们很容易变得自卑,缺乏勇气,不能自由地做事,不自信,容易盲从。
因此,当他们成为父母后,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断地鼓励孩子。
我们常常听到现在的家长不论孩子做了什么,都会不假思索地夸赞:“你真棒!”这种表扬本身并没有错,但关键是要适度。
如果过度表扬,就可能适得其反。
读《杀死一只知更鸟》后,我们会明白,表扬孩子可以有多种方式,最好是根据孩子的实际表现,给予有价值的表扬,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你真聪明”。
如果孩子一直沉浸在自己很聪明的赞美中,这其实可能是一种伤害。
“聪明”意味着高智商,意味着孩子拥有超乎常人的智慧。
然而,脑科学研究表明
,即便是天才,他们的大脑也仅仅开发出了不到百分之七十,他们只是比常人更勤奋,更善于思考,更有探索精神,或许也比常人更幸运,拥有更多的人生机遇。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属于普通人,聪明人和愚笨的人在智商上的差距微乎其微。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这个故事中,小女孩的父亲阿迪克斯就曾经教导她:
“真正的聪明并不是用来自我炫耀的,人们没有必要展示自己懂得一切,更没有理由因为自己的才华而傲慢自大。”
与其让孩子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如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真正的智慧。
二:良知的光辉
艾迪科斯,一位理应受人尊敬的律师,却因致力于为黑人辩护,争取他们的合法权益,而遭受社会的冷落与非议。在那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的时代,黑人因其肤色被贴上劣等的标签,遭受不公待遇。然而,艾迪科斯选择了成为一名黑人的辩护者。
在他眼中,肤色不应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他坚守内心的正义和良知,视之远比成为一名顺应大众的律师更为重要。面对外界对女儿的嘲笑和欺负,艾迪科斯总会严肃地告诉她:“有些事情可以随大流,但一个人的良知绝对不能妥协。”
艾迪科斯以身作则,教育女儿良知是最宝贵的品质。拥有良知的人,行为有度,底线清晰,坚守内心的正义,不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事。这位小女孩从小就明白,善良并非软弱,保持良知与初心同样至关重要。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常面临诸多诱惑,许多人为了捷径而舍弃良知,等到觉醒时却已为时晚矣。父母们应尽早教育孩子珍视良知,这是他们成长路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三:勇敢的品质
勇敢并非年轻人的专利,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一书中,即使是年迈体弱的老人,在艾迪科斯眼中也是勇敢的象征。勇敢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它意味着面对困难时敢于直面,敢于担当,而非逃避。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长为勇敢的人,当孩子表达恐惧时,父母常会鼓励他们:“不要害怕,要勇敢。”有些父母甚至会采取“脱敏法”,让孩子面对他们害怕的事物,但这种方法有时会适得其反,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
勇敢的人也会感到害怕,我们应该接受勇者也有自己的恐惧。勇敢并非坚硬,他们在适当的时候也会展现柔软和弱点。教育孩子成为勇敢的人,而非仅仅坚强。
勇敢和智慧、良知将伴随孩子一生,尽早根植这些品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值得每位父母一读,为教育之路带来深刻的启示。这是一部关于勇气与正义的成长经典,也是全球知名的教养指南,家有孩子的父母不容错过。
- 上一篇:理财多少钱起华夏理财固定收益纯债最短持有
- 下一篇:理财广告宣传语知名大咖的理财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