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宋朝的宰相年龄都特别大而且还不让退休
2024-02-21 来源:罗兰资讯
为何宋朝的宰相年龄都特别大,而且还不让退休呢?
古代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时,官员就以70岁为退休年龄。然而,一些重臣过了退休年龄仍会被授予要职。公元999年,一位73岁的老将随驾北征,斩契丹兵共三万余;1086年,80岁高龄的四朝元老文彦博被授予平章军国重事,再担大任;1054年,另一位74岁的老将被任命为枢密使,督察全国军务,连来访的契丹使者都称赞北宋“将相皆得人矣”。
然而,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仁宗朝的两位宰相,一位74岁,一位63岁,强大的工作压力使他们不得不经常请假在家养病,导致政务积压,时人讥讽宰相办公室是“养病坊”,最终两人均被解职。接替他们的仍是一位74岁的老人。当时,朝廷决意精简机构,很多官员不满,纷纷携家人到宰相府等处抗议,导致老宰相上朝时,马被惊了,不幸落马。谏官们纷纷上书弹劾老宰相尸位素餐,“政事府岂养病之地邪”。老宰相不得不辞职下课。
70岁的老人已经积累了多年从政经验,其智慧被视为国家财富,因此,向他们咨询一些关键问题是必要的。然而,因为精力所限,老年人还是应该颐养天年。一味讲求延迟退休,其实也是对老年官员福利的忽视,更容易造成其政务疏漏,甚至带来新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