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茶香粽子端午节粽包万物大蒜粽子生姜粽
2024-04-28 来源:罗兰资讯
在食物上,国人从不缺创新精神。
前有陕西“馍夹万物”,北京“酱沾宇宙”,其实到了端午节的粽子,曾经各类脑洞大开的发明也数不胜数。虽然很多都没有成为商品,走上我们的餐桌,但看看大家的奇思妙想,也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
今天小编通过企知道网站专利搜索功能,为大家盘点一下,在申请的专利中,有哪些奇葩的粽子。
上海人发明的大蒜粽子?
去年,“大蒜”粽子极具风头。
企知道网站显示,该项专利来自于上海:上海甲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申请日期为2006年。
该粽子主要成分为“糯米+大蒜”,并提到该粽子“具有增强免疫、预防感冒等功效
。”图源:企知道网站
看来该公司的技术人员一定有北方人。
值得一提的是
,第二年,该企业还申请了“生姜粽子”,不知有没有人吃过。图源:企知道网站
除去大蒜和生姜,在粽子领域,国人同样发挥出了“馍夹万物”“酱沾宇宙”的精神,不管是粽叶之中,万物皆可包。
先说常见的:
玉米粽子、奶油粽子、菠萝粽子、银杏粽子、羊肉粽子、火腿粽子、天鹅肉粽子、鱿鱼粽子、鲅鱼粽子、胡桃粽子、玫瑰粽子、野草莓粽子、菌菇粽子。
在这些常见食物之外,粽子发明人,还喜欢和各类“叶子”较劲。比如:
枸杞叶粽子、紫苏叶粽子、芝麻叶粽子、青蒿粽子、艾叶粽子、假蒌叶粽子、薄荷叶粽子、茶香粽子、黄皮叶粽子等等。
此外,他们连包粽子用的叶子也没放过,比如,就有人发明出了“芦苇叶粽子”。其制作方式是将芦苇叶磨成粉,加入粽子中,并称其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黄酮类等物质,可以让身体充分吸收。
图源:企知道网站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以各类植物命名的粽子,包裹的并非只有名称中的一种食材。
以枸杞叶粽子为例,其包含了:糯米、枸杞叶、五花肉、红豆、花豆、黑芝麻、花生仁、鲜香菇、五香粉、虾米、芋头梗众多食物,不知道怎么包得下。
图源:企知道网站
此外,让人记忆深刻的还有鲜花粽子和中药粽子。
鲜花粽子食材包含了:黍米、茉莉花、鸡冠花、金银花、栀子花、仙人掌花、箬叶及红糖等。另一份鲜花粽子专利则包含月季花、野菊花、牵牛花、山茶花、梨花、箬叶及红糖、白砂糖。
图源:企知道网站
中药粽子虽然名称夸张,但其食材却极为常见,分别为糯米、白芷、荷花、陈皮粉、当归、桂圆及蜂蜜、白砂糖。除荷花和当归外,几乎在厨房都能找到。
总之,将能见到的一切食材包进粽子,是这份专利帮当的“宗旨”。而在展现中国食材的多样性同时,每一种新发明,几乎都不忘记“药食同源”的传统,要强调一下新发明在对身体的益处。
嗯,我们不仅要吃饱,更好百病消!
粽子还有什么故事?
上述发明之外,关于粽子更多的发明是在制作工艺及制作设备
。毕竟,包粽子作为一项传统技能,年轻人虽然常常跃跃欲试,但早已“技无能”。
于是各种自动化及便捷化包粽子的设备被发明出来。然而,人们还是喜欢传统。毕竟端午节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每年这几天,我们还是更愿意在食物中寻味传统的印记。
企知道网站显示,“粽子”相关专利多达2227条。
图源:企知道网站
五芳斋是粽子界著名的百年老字,自然也没忽视知识产权保护。企知道网站显示,仅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就申请专利359件。
图源:企知道网站
文章最后,小编想讲一个与粽子相关,又不那么相关的故事。
安徽祁门县古溪乡际源村,有位姑娘名叫江雪霞。2004年,她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安徽大学,毕业后去了上海工作。
2014年,这位姑娘回到家乡,创办了红茶合作社,以祁门红茶为“馅料”,用传统包粽子的方法,制作“粽茶”,2020年销售就已达到40万颗,直接带动100多人就业,影响3000多人,人均增收5000多元。
图源:网络
用传统的“粽子”形式,包装传统的家乡“红茶”,让家乡更好,让家乡的人更好,也许,这才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传统的心愿。
- 上一篇:胎儿缺氧的表现 胎儿缺氧的原因
- 下一篇:养生美容策划活动美容养生商业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