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问候语中毉就在生活中1
2024-04-28 来源:罗兰资讯
——中毉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众所周知,本文是读書心得与闻道感悟。
中毉的根基在国学文化,国学经典是拿来用的,也是可以毉用的。
静心
复兴和弘扬中毉文化,推动中毉的生活化,造福每个人身心性的健康快乐,使大众无忧无虑地生活,这才是国学守正创新的应有之意。
中毉就是高度生活化的健康毉学。中毉来源于日常生活。同时,中毉的生活化就是建构一种健康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具體讲,寻毉《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问药精炁神与吃喝拉撒睡正常与否。因为精炁神就是最好的药。吃喝拉撒睡是健康与养生的大學问。
人生离不开天地人三才之道与身心性三根之德。因为人之身體,心性载体;道隐德显,德善其身;道在人性,体现为德;尊道贵德,道生德养。
何谓道德人生呢?养生养德,养德养的是清静心,干净心,尊敬心,明镜心,仙(人入山中为仙)境心,无为心(不违背自然规律与自性本心)。
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天道亏盈而益谦;地之道在于生万物,地道变盈而流谦;人之道在于成万物,人道恶盈而好谦。此谓天地人三才之道。
身谓物根,身尽情理;心谓命根,心存道理;性谓德根,性存天理。此谓身心性三根之德。
顺应天地人三才合和之道;修养身心性三根合和之德,此谓六六大顺之道德人生也。
净心
人生三层楼:物质生存,精神生活,灵魂生命。人类有身病,心病,性格(性格缺陷、心灵创伤、精神失常)病。
中毉有先毉身,再毉心,终毉性命之理论學说。中国文化中的俗语常言,其实都是天机与天宝。如,治身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治心病,心病还须心药毉,解铃还须系铃人;治性格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若从“无毉就无病(中毉大家郭生白说过天下无毉,生民无病)”和人类远古时代看,那时没有“商业毉系、市场毉系与资本毉系,自然就不存在“guodu毉疗”与“终身chiyao”。那得了病怎么办呢?从三千三百多年前的《玄隐遗密》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早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防未病,解欲病(亚健康)、治已病”之理法中,始终强调的是“防大于治,不会让你终身吃药”。换言之,始终秉承的是:“人人知毉,天下少病;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的理念。即自然养生,自主健康的认知。为什么人人要做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怎样才能自主健康?健康为什么强调的是毉的生活化?因为人之道在于安静其心!毉之道在于安定其心!生命之道在于安忘其心!病从心起,病从心灭。用唐代大毉孙思邈的话说“百病从心起,心疗胜药物”。
敬心
那如何推动中毉的生活化?比如,按照《黄帝内经》的理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冬三月,夜卧自然醒,中午晒太阳。切记:生活有规律;不良嗜好能自律;顺应生物节律,这是养生的大法与基础。《黄帝内经》曰“平人者,不病也”。即心态平和,身體中正。这就是生活自律的表现。平时或有时间静下心来,心往下沉,慧往上升。因为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这使我想了文殊院的一副盈联: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镜心
试问,人生不过百年,以前做了多少事情,还停留在你心中,没有放下和忘了的?比如说,你的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等等的七情六欲之缠绕。
俗话说:有身病不一定有心病,有心病一定有身病。所谓的病,一定是起于心,动于念,由动念与起心,所产生出来的不良情绪,没能及时得到疏解、排解与化解。俗话说得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久而久之,若心与情绪死缠乱打,就在心里打上了心结,影响到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睡,日积月累,心中就有了死结,所谓的想不开、放不下,关键是忘不了。一旦有了嗔恨心,就会在身體里以颗粒、条索、筋结、结节的形式,堵塞了炁血通道,西医叫“血管堵塞”,中毉叫“气滞血瘀”。中毉认为,人在生炁时气血是乱的。中毉有炁推血行之毉理。国际最新研究数据证明,所谓的经络,在解剖学叫“间质”组织。中毉认为,人體经络是水(體液)通道;经络是气血通道;经络是身心愉悦的外在表现。人體健康与经络畅通不无关系。《黄帝内经》灵枢篇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
,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比如,人在生炁大怒时,血管收缩、血流变慢、血色变紫、血压升高。再比如生炁时吃饭,吃的是“赌气饭”,老百姓叫吃“毒饭”或吃“饭毒”。可见“生炁得病,缺水失命”真实不虚。故,少些起心动念与情绪内耗。古人曰:“少些奔名与逐利,少些人情少些事”。因为人的常态就是生命无常。所以古人日常最好的问候语是:“祝您一切如常”。
境心
學会静心独处,专炁至柔,能如婴儿乎。复归婴儿的状态。如果生了一回炁,养生做得再好也是事倍功半,无济于事,打回原形。
天地大宇宙,人體小宇宙。天地大元炁,人體小元炁。生命的本质是能量,意识也是能量。
推进中毉文化与中毉的生活化,离不开自然养生法。即生活知常识,温度决生死,气血定终生,经络处百病。比如,养生往往就在日常生活中。一个揉腹,若能坚持长久,就可以防病与治病。有时间自己给自己揉腹。切记,为什么要柔腹?一定要明理,明理一通百通。揉腹的目的就是,让中国人挂在口头上的“热心肠”。便成知行合一。即揉出“一炁周流、一团和气,一身正炁”。俗话说:“人有千千结,心有千千结,腹有千千结,一揉解千结,一揉没脾炁”。只有平心静气,在揉腹过程中,感受身心性三根之变化与合和,达到“腹温高于體温
,给调动身體的生机与活力,提供一个“跳舞的平台”,让腹部均匀柔和,揉出温暖、饱满、喜悦、柔软、有弹性的健康标准”。文字:知鱼•德水
(注:今日头条首发)
安心
#我来唠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