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育儿套路有这是我学习了100多个育
2024-08-14 来源:罗兰资讯
在新时代妈妈修炼这条路上,我又破功了——
周末中午,我哄3岁的儿子睡午觉。
小家伙一沾到床,就好像坐进了哆啦A梦的时光穿梭机——从飞机怎么飞,到孙悟空没有翅膀怎么也能飞;从草原上为什么没到光头强,到熊大能不能打败灰太狼,整个宇宙的黑洞大概都大不过他的脑洞。
惦记着一堆没完成工作的我,耐心一点点的被乐迪大战孙悟空、光头强打败灰太狼的各种假设消磨殆尽……
此刻我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家长的权威——教育(教训)孩子是家长责任和义务的一部分,不是么?
温柔母亲的模式,就这样一键切换到了咆哮的小马哥:“你为什么还不睡!到底睡不睡?!睡!不!睡!啊!我真的很生气,以后再也不管你了!”
转身、甩门、进书房、关门一气呵成。
相比之下,我儿子就冷静多了。他继续欢脱的蹦跶了半个小时之后,自己没心没肺的趴在床上睡着了。
哦,好的吧。
毕竟他这样睡会着凉,毕竟我还是他亲妈。所以我还是蹑手蹑脚的走过去,把他头脚摆正、轻轻盖上被子。
小家伙扭了扭,睡梦中嘴里嘟嘟哝哝地喊着:“妈妈,妈妈,要妈妈!”
瞬间心软到融化……
想想我刚才都干了些啥?!
不就是一个精力旺盛的3岁小男孩不想睡觉吗?不就是我要求他必须中午12点睡觉,他晚了半小时吗?不就是他耽误了我偷偷溜进自己书房的进度吗?
再反思一下他从小到大挨过的骂:1岁不该吃手、2岁不肯叫人、3岁不愿把饼干分给邻居家孩子……现在看看都是成长过程,可当时怎么就觉得不照着我们说的做,就是犯错,就该批评呢?
不听话,我就亮出自己“家长权威”的底牌威胁他;可是他没有记仇,还是这么爱我。再想想自己为了追剧熬的那些夜,我真是为自己是一个双重标准的大人羞愧啊!
痛定思痛的我饱含热泪,又一次打开育儿书籍接受先进理念的洗礼。然后猝不及防的,又迎来一轮心灵上的暴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展示了一个很有名的“4颗糖”的故事:
一次,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一个学生用砖头砸同学,便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他来到校长室,见这个孩子已经等在门口,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奖励他的守时;
接着,陶行知又拿出一颗糖,说“我让你住手时,你马上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这颗糖奖励给你。”
说完,陶行知又拿出一颗糖,“据我了解,你拿砖头扔同学是因为他先欺负女生,你很有正义感,这颗糖也奖给你。”
接完这三颗糖,这个孩子既惊讶、又愧疚,主动承认了错误。于是,陶行知又为“知错能改”这个优点,奖励给他第四颗糖。
陶老先生没说学生一个错字,只用四颗糖便让他主动承认了错误;我这个妈妈呢,因为儿子“并不存在的错误”气得暴跳如雷、七窍生烟。
所以即便老先生大了我100多岁,但作为 “中国人民教育家”,境界就是不一样啊!
这样强烈而鲜明的反差让我意识到:做家长的我们,想用批评让孩子进步,那也是个有讲究的技术活。
批评孩子之前,找到他好的动机,心平气和地沟通后,孩子一定是愿意改的。
我们手里的放大镜应该用来寻找孩子好的动机和闪光点,而不是盯着错误不放。一味地贬低、数落孩子,只会让他们破罐破摔,离我们的期望越来越远。
该批评的要批评,但是批评完了要没下文,那再完美的批评也没啥用。
但从“知道”到“做到”要是不引导,中间可就隔了一百座南京长江大桥。
就像我们都很愿意早起,但就是起不来。孩子愿意改正,但没有“做到”的途径,一样是白搭。
所以口头批评不是结束,和孩子一起找到改正的方法,才是批评的重点。
努力学习了大概一百个育儿专家的观点,我总结出这么个“套路”:
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和他一起讨论解决的办法。比如抢玩具的问题,可以用一起玩、交换玩的方式解决;
孩子大一些,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自己思考:比如“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这样不仅能实实在在改变孩子的行为,还能通过解决问题,提升孩子的自信和能力,真正把错误变成学习的契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正是这些错误和体验,教会他正确的做事方式。
如果我们看到孩子犯错时,不去指责和数落,孩子就会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如果我们能用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孩子获得改正错误的技能,孩子就能真正从错误中汲取养分,不断成长。
育儿这件事,还真是一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