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丐帮江湖门户数不胜数丐首有几房妻妾
2024-01-29 来源:罗兰资讯
古代丐帮江湖:门户数不胜数丐首有几房妻妾
乞丐们身处社会最底层,为了在长期行乞中维持生计,他们走到一起,结成了自己的组织——丐帮。丐帮最早出现在城市经济繁荣的两宋时期,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录说:“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有懈怠,众所不容。”经过元、明发展,到清朝、民初达到鼎盛。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丐帮也不例外。被丐帮弟子尊为祖师爷的有范丹、朱元璋、武松、秦琼、伍子胥等,其中范丹是最具“神威”的一个,因为孔老夫子的命就是他救的。
传说孔子周游列国途中,在陈、蔡一带断粮,得知当地丐首范丹有余粮,孔子即命颜回去借粮,才救了一时之急。孔子许诺,欠范丹的粮,就由孔门弟子继续偿还:“凡门头上有字的,墙上有画的,家有藏书的,尽是孔门弟子,讨之无错。”孔子反问范丹:“你的门徒是何等样人?”范说:“凡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者,皆范氏门下。”范丹忧虑地说:“书香门第多有看门狗,要怎么对付?”孔子正色道:“狗咬拿棍敲。”所以乞丐们都是手持棍棒打狗,称之“要饭棍”,乞丐落得一个“杆上的”的名号。
网络配图
丐帮收取丐捐是官方默许的。店主为免去乞丐的骚扰,会交一笔钱给丐首,让他治下的乞丐不来闹事。丐首这时拿出一张红纸,写上“会内兄弟不得来此骚扰”。店家交了“保护费”,有了“护身符”,就能太太平平做买卖了。全国各地收丐捐的时间不同,长江中下游是每年二月和八月收。晚清时是要商家一次三千文,住家一次两千文。收“税”时,丐首背着一个钱袋,带着几个小弟,威风八面地挨家拿钱。纳了丐捐的商家会得到一张“丐条”,其上有昭示合法性的“奉宪”二字。那些一时吝啬,不肯出丐捐的人家,不久就要遭殃。过路流民一路上都瞪大眼睛,看谁家没有“丐条”这个保护伞,一旦瞅准一家,或将铁镖摔在柜台上,声称是过路的镖客,特来借钱。更有甚者,是把刀枪剑戟摆在店家门口,然后逐一摆弄,让生意没法做下去。到了最后,店家就要付出比丐捐多得多的花费,打发这些不速之客。
历史上真实的丐帮,就是社会底层游民为生存而结成的团体,他们没法行侠仗义,只求能在困苦中谋得一条生路。为了求生,他们也就被迫使出一些“非常手段”,应了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话。
- 上一篇:菠菜怎么炒菠菜怎么炒才好吃
- 下一篇:据说服侍慈禧上厕所的宫女口部技巧不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