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一生的转折点是什么他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4-02-21 来源:罗兰资讯
朱祁钰一生的转折点是什么?他是个怎样的皇帝?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代奉行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朱祁镇登基之后,他被封为郕王。不出意外的话,朱祁钰的人生一眼就能看到头:无非是就藩之后,在自己的藩地娶妻、生子,默默地度过余生。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命运,这几乎是明代所有藩王的相似命运。然而,正统十四年(1449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命运之神此时对朱祁钰张开了双臂,露出了笑脸。
命运的波澜
1436年,朱祁镇登基称帝,但由于少不更事,国家大事主要依靠太皇太后张氏以及有着“三杨”之称的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主持。因此,正统初年,太皇太后与“三杨”治国有道,明朝颇有一番欣欣向荣之态。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三杨”的相继去世,太皇太后张氏的驾崩,一直以来被皇帝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开始崭露头角,兴风作浪。
1449年,已成热血青年的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之下,竟然不顾群臣的反对,毅然选择亲征蒙古。结果,“土木堡之变”,几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朱祁镇也成了俘虏。消息传到北京后,朝野上下一片混乱,甚至有大臣提议南迁。
虽然经过于谦等官员的努力, 明廷初步确立固守北京不南迁的方针, 但大量的、十分急切的加强北京防务,需要明廷有一个稳固的、团结的领导核心,尤其是解决皇位承继问题是不言而喻的。
谈迁认为,景帝“恭俭明达,知人善任”,“有神识”。官方的《明史》也对景帝称赞有加。明代史学家王世贞高度评价朱祁钰:
太祖之后,而功者孰不知成祖乎?德者孰不知孝宗乎?盖犹有景帝焉。己庚之际,徵帝吾等披发左袵矣。其德如何,曰在知人,在安民。
这都表明,景帝是明代少有的英主,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但是,尽管如此,朱祁钰还是没有征服自己的命运。
其实,在也先打算放归朱祁镇的时候,朱祁钰有两个选择,他可以选择让位,这样他们兄弟两个之间的故事可能会成为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他也可以选择保住皇位,但是,这就需要像他的先祖朱棣那样,杀伐果断。诚然,他选择了后者,但又没有做到朱棣般的“雄武果敢”。
小编无意于让他像朱棣般残忍嗜杀,但是,朱祁钰至少应该怀有朱棣的那般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魄力,至少要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从而保证自己无后顾之忧。显然,朱祁钰并没有做到。
朱祁镇回京之后,朱祁钰虽然将其囚禁在南宫,甚至曾下令砍掉南宫的大树,并将宫门之锁灌铁,但是,夺门之夜,石亨等人带着几十个人举巨木强撞大门、士兵翻墙入内,应该是动静很大,但是直到门被撞开,也不见刀光剑影的残酷厮杀。显然,当时“侍卫简寂”并无重兵把守。这说明他缺乏果断的风险意识。
为了更换太子之位,朱祁钰竟然要经过一番试探,甚至走到了需要贿赂大臣的地步。这都说明了他的懦弱与优柔寡断,说明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他缺乏应有的勇气和魄力。
性格决定命运,因此,他的人生注定只能以悲剧收尾。由此可见,人的一生要么选择安于命运,要么就得与命运抗争到底,征服命运,否则只能出局,遭受命运的无情捉弄。这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样,实属正常,无须惊叹!
- 上一篇:夏侯婴救了刘邦儿女的性命最后结局怎样
- 下一篇:宋40多万大军为何始终未攻下幽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