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星

曲宴制度是什么揭秘古代曲宴制度的发展与没

2024-02-21 来源:罗兰资讯

曲宴制度是什么?揭秘古代曲宴制度的发展与没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曲宴制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曲宴,即所谓“私宴”,在宋代是指君主赐予侍从、宗室或者外使得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官方宴饮活动。“曲宴”一词的由来,可追溯至三国时期,魏国曹植曾作《赠丁翼》诗:“嘉宾填城阙,丰膳出中厨。吾与二三子,曲宴此城隅。”是史书中首次明确出现“曲宴”二字,但此时的曲宴并非后来意义上的曲宴,更似是友人之间相聚小燕,且宴会地点也并非宫廷而是城隅。显然,曲宴刚出现之际性质是模糊的,尚没有明确定位。

一、曲宴制定的发展

在《魏志·后妃传》中也记载魏明帝时赐予曲宴一事,“景初元年,帝游后园,召才人以上曲宴极乐。”这时的曲宴初具有宫廷性质,是皇帝赐予后妃的宴会,属于皇室家宴。

南北朝时期,南齐也已有臣僚陪侍皇帝曲宴的记载,但只是简略提及,不曾记载此时曲宴的全貌,曲宴性质也无从得知。

北魏时期,衍生出具有官方宴饮性质的曲宴:“南安王祯,出为相州刺史,高祖饯之于林都亭,诏曰:‘今者之集,虽曰分歧,实为曲宴,并可赋诗申意。射者可以观德,不能赋诗者,可听射也。当使武士弯弓,文士下筆。’”正式出现了所谓皇帝赐宴、臣僚参与、赋诗宴射的曲宴雏形,虽未形成规模,却已是历史的显著进步。

3、曲宴奉酒礼仪

宋代曲宴奉酒礼仪,包含宰臣奉酒——皇帝御饮——群臣赐酒三个程序。

班首作为预宴官员代表,按照规定的礼仪程序逐步接受御用酒盏,再由舍人接引,躬奉皇帝御酒,以示臣僚对皇帝权威的尊重与敬畏。皇帝接受并饮用班首奉酒,是对自身统治权力的证明与彰显。其后,赐予预宴百官御酒,则是皇帝与臣共治、共谋的方略在宴饮礼仪上的表现。

奉酒礼毕后,曲宴饮乐活动随即展开。曲宴行酒,不似大宴九盏制,因其规模中等、人员均衡,宴饮行五盏制。初次行酒,依然是“先宰相,次百官”的宴饮次序,“尚食典御、奉御进食,太官令设群官食。”每次行酒均奏乐,酒行五盏而毕,“若宣示盏,即随所向,东上閤门官揖称宣示盏,躬赞就座。若宣劝,即立席后躬饮讫,赞再拜。”

内侍负责撤回皇帝御茶床,舍人则负责分引班首以下官员降阶横行,臣僚朝北再拜,分班而出。接着教坊使以下跪谢,祗应官再次跪拜。如若赐予祗应臣僚茶酒,则需再拜谢恩。最后,“东上閤门官侧奏无事,皇帝降座,鸣鞭,侍卫还如来仪。”人散曲终,各回归处,曲宴就此结束。

大众标准化期刊

中国食品

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通讯世界杂志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杂志官网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官网

现代装饰官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