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星

育儿孩子很弱势乖巧听话的孩子可能处于社交

2024-05-14 来源:罗兰资讯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交,儿童同样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社交问题。

有数据表明,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和技术因素只占15%,更多取决于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一个社交关系良好,朋友众多的孩子往往性格开朗,长大后更加自信大方,处事从容有序,也就更容易成功。

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必须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从小有这4种行为,那么可能处于社交弱势,家长要多观察,多引导。

有这4种行为的孩子处于社交弱势1.对父母言听计从

玲玲是个乖巧的孩子,父母说的话她都牢牢记住,不敢越雷池半步。但最近父母发现,她在跟小伙伴玩耍时,都要等小伙伴分配任务后她才开始玩,从来不敢提出意见。

有些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从来不敢反驳父母的意见,父母别高兴孩子的乖巧,这其实是一种社交弱势的表现。

孩子与父母相处时,如果父母总是表现得很强势,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会养成唯唯诺诺的性子,变得没有主见。

没有主见的孩子在与小朋友相处时,一般处于从属位置,像案例中的玲玲,对小朋友的话一点不敢反对,那毋庸置疑是处于社交弱势。

2.不懂拒绝别人

龙龙的爷爷给他买了一个机器人玩具,龙龙很喜欢,姑姑家的表弟见到了也很喜欢,缠着要龙龙送给自己。龙龙虽然不愿意,却不知如何拒绝,最后玩具被表弟拿走了。

龙龙这样不懂得拒绝别人的孩子,在社交也是属于弱势的一方。

有些父母总是教孩子谦让他人,当孩子与小伙伴发生争执时,总让孩子不要与他人计较。父母原本是想让孩子懂得大方礼让,却没想过,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一味退让会给人懦弱可欺的印象。

3.暴躁爱发脾气

群群是个爱发脾气的孩子,只要小伙伴有一丁点事做得不对,他就生气大嚷,冲着小伙伴大骂,小伙伴都不太理他,不想跟他玩。

孩子性格暴躁,爱发脾气,在群体中一般不太受欢迎。没有人愿意成为别人的出气筒,孩子也不想跟爱发脾气的人打交道。如果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小伙伴会敬而远之,很容易被孤立。

孩子爱发脾气,可能是自身性子太急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冲孩子发火,孩子有样学样,也变得冲动易怒,自然在社交中不受欢迎。

4.内向不爱说话

娜娜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有时小伙伴唧唧哇哇说了一大堆,她就呐呐回应一句,久而久之,小伙伴都觉得很无趣,就不再跟她说话了,她也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敢跟别人说话。

个性内向的孩子大都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交流,也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这种孩子的社交能力一般都比较薄弱。

沟通是双向的,如果孩子不回应,再热情的小伙伴也会失去与他沟通的想法,慢慢疏远他,他也就变得不太合群了。

正确引导孩子进行社交如果孩子有以上4种行为,说明他属于社交弱势群体,家长要重视,但无须焦虑,孩子的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引导,一定能克服障碍,收获良好的社交关系。

1.了解原因,对症下药

家长一旦发现自家孩子有社交弱势行为,一定要调查清楚情况,了解原因,看看问题出现在哪,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如果是孩子自身性格造成的,那就帮孩子改正缺点,如果是父母家长的影响,那就正视自身的问题,改掉不好的行为,给孩子做好榜样,引导孩子一起变好。

2.教孩子认识和接纳情绪

三岁开始,孩子对外界的感知越来越强,想要表达的东西越来越多,也就产生了更多的情绪。

焦虑、愤怒、胆怯、害羞等等情绪都可能导致他们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产生矛盾,有了社交障碍。

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找到边界表达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学会情绪管理。

举个栗子,当孩子因为被别人嘲笑而愤怒打人,家长如果只批评孩子,孩子会觉得被误解而更愤怒。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把事情经过说出来,帮他认清情绪并表达出来,家长再给他提供可以缓解愤怒的方法,引导他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3.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与小伙伴社交是孩子自己的事,发生问题最好也由孩子自己解决,家长不要代越庖俎,否则孩子遇事只会躲在家长身后,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家小妞三年级时,因为在班里表演老人被调皮的同学起了个绰号叫“奶奶”。我问她要不要妈妈找对方家长,她摇头说不想让对方挨骂。

我就引导她,不想别人叫你绰号,你得怎么做?对方叫你奶奶,说明她是什么人?小妞眼睛一亮:“我先警告她们别叫我奶奶,如果再叫我就叫她们孙子。”

第二天放学,小妞高兴地说事情解决了,在对方不听劝还叫“奶奶”时,她大声地应了一句“乖孙子”,对方就不敢再开口了。

4.教给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教给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让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尽快融入群体中,主动参与小朋友的交流活动。

(1)让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家长多用礼貌用语与孩子交流,多为孩子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利用榜样的作用,让孩子主动使用礼貌用语。

(2)让孩子学会赞美别人。

表扬和赞美都是结交朋友、融入群体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小朋友而言,赞美更容易赢得他们的好感。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给予真诚的赞美。

(3)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共情是指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教他体会别人的喜悦、悲伤、难过等情感,学会分享、助人、安慰等行为。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友谊。

【结语】

社交对儿童的成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如果孩子在社交中过于弱势,父母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正确引导孩子维护自己、尊重自己,学会平等与他人相处,才能走向更加广阔多彩的天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END----------

我是@颖妈育儿记,一个在教育行业20年的中年老母,关注我,一起修己育儿,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的其他文章:

人民网评熊孩子闹高铁:错在熊家长!要管住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老人带娃把好习惯带没?看不惯离不开的隔代育儿,怎样做才能双赢

孩子不守规矩?4个沟通技巧3种教育方法,有效防止孩子变巨婴

《星汉灿烂》:三个母亲三种“坑娃”的教养方式,你躺枪了吗?

管理学家官网

体育世界编辑部

休闲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