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丙型肝炎rna测定阳性是怎么回事检查的意

2023-07-19 来源:罗兰资讯

丙型肝炎rna测定阳性是怎么回事 检查的意义是什么

一、丙型肝炎rna测定阳性是怎么回事

HCV-RN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的特点,HCV-RNA阳性是HCV感染的直接证据,是丙肝病毒复制指标,具有传染性。若HCV-RNA阴性,则说明HCV被清除,因此,HCV-RNA检查也可以做为判断预后和疗效的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HCV-RNA检查虽然可以反映病毒的复制及活跃程度,但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病情的轻重程度,此时还需要结合肝功能及b超的检查结果来判断。一般患有丙肝,其肝功能都是异常,它是作为肝脏发炎的一个指标,同时也证明丙肝病毒是会严重损伤肝脏细胞的。

丙肝抗体是在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后产生的,所以检测出丙肝抗体的存在,就可以判断丙肝病毒存在的状况。从丙肝病毒的入侵到人体内产生丙肝抗体的大约需要三个月,所以在感染丙肝的最初三个月,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

如果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力较弱,不能及时产生抗体,也可能会产生假阴性的结果。因此,免疫系统差的人应该通过HCVRNA聚合酶链反应测试来检验是否得了丙肝。

此外,不同情况的患者,丙肝检查方法也是不同的。如对于慢性肝病或转氨酶异常患者,若丙肝抗体阳性则丙肝的诊断基本成立。如果一个健康人,即无输血史,又无临床症状及体征,转氨酶正常,丙肝病毒抗体呈阳性,这个丙肝的诊断就需慎重了,需要进一步检查。

二、丙型肝炎rna的检查意义

丙肝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特别是胆红素及转氨酶的异常、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或丙肝病毒-RNA阳性,最常用的标记物检查是丙肝病毒抗体检查。通过这些丙肝检查方法,可以正确的诊断丙肝。抗-hcv检查结果阳性为感染丙肝病毒的标志,但不能反映出是处于急慢性抑或是恢复期感染。这时候就需要结合HCV-RNA的检查,HCV-RNA检查能够大致反映出感染丙肝病毒的数量及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对于丙肝的诊疗和治疗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丙肝化验结果怎么看?

抗-HCV是非中和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抗-HCV的存在一般表示有传染性。高效价的抗-HCV阳性,常与HCV现存感染有关,如能同时查到HCV-RNA即可确诊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在疾病的急性期,抗体通常在丙肝起病和接触病毒后3-6个月后升高。抗体的升高可和转氨酶峰值一致或在其后。抗-HCV一般在感染发展成慢性的病人中持续下去。在缓解病例,抗体在6-12个月内消失,然而,抗-HCV也可能在长达四年的时间内被检测到。抗-HCV检测可用于丙肝病原学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筛选献血员和血液制品等。

HCV-RNA阳性,而ALT、AST值正常者,应定期进行HCV-RNA跟踪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

三、丙型肝炎怎样治疗的

1.抗病毒治疗方案

在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肝脏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确诊为血清HCVRNA阳性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目前得到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案是: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也是现在EASL已批准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SOC),其次是普通IFNα或复合IFN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均优于单用IFNα。聚乙二醇(PEG)干扰素α(PEG-IFNα)是在IFNα分子上交联无活性、无毒性的PEG分子,延缓IFNα注射后的吸收和体内清除过程,其半衰期较长,每周1次给药即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蛋白酶抑制剂博赛匹韦(BOC)或特拉匹韦(TVR),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三联治疗,2011年5月在美国开始批准用于临床,推荐用于基因型为1型的HCV感染者,可提高治愈率。博赛匹韦(BOC)饭后,每天三次(每7-9小时),或特拉匹韦(TVR)饭后(非低脂饮食),每日三次(每7-9小时)。期间应密切监测HCVRNA,若发生病毒学突破(血清HCVRNA在最低值后上升>1log),应停用蛋白酶抑制剂。

2.一般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确切证据提示干扰素治疗能够降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比率,可在HCV感染急性肝炎发作后8-12周进行,疗程为12-24周。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但早期治疗对于基因1型高病毒载量(>800000logIU/ml)的患者更为有效。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应在治疗前评估患者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肝功能反复异常者或肝穿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G≥2)或中度以上纤维化(S≥2)者,易进展为肝硬化,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①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A级)患者,尽管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为使病情稳定、延缓或阻止肝衰竭和HCC等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严密观察下给予抗病毒治疗。②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多难以耐受IFNα治疗的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行肝脏移植术。

3.特殊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

(1)儿童和老年人有关儿童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经验尚不充分。初步临床研究结果显示,IFNα单一治疗的SVR率似高于成人,对药物的耐受性也较好。65岁或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原则上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但一般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药物的耐受性、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及患者的意愿等因素全面衡量,以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2)酗酒及*者慢性酒精中毒及*可能促进HCV复制,加剧肝损害,从而加速发展为肝硬化甚至HCC,的进程。由于酗酒及*患者对于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耐受性和SVR率均较低,因此,治疗丙型肝炎必须同时戒酒及戒毒。

(3)合并HBV或HIV感染者合并HBV感染会加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向肝硬化或HCC的进展。对于HCVRNA阳性/HBVDNA阴性者,先给予抗HCV治疗;对于两种病毒均呈活动性复制者,建议首先以IFNα加利巴韦林清除HCV,对于治疗后HBVDNA仍持续阳性者可再给予抗HBV治疗。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尚需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合并HIV感染也可加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进展,抗HCV治疗主要取决于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和肝组织的纤维化分期。免疫功能正常、尚无即刻进行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指征者,应首先治疗HCV感染;正在接受HAART治疗、肝纤维化呈S2或S3的患者,须同时给予抗HCV治疗;但要特别注意观察利巴韦林与抗HIV核苷类似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包括乳酸酸中毒等。对于严重免疫抑制者(CD4+阳性淋巴细胞<2×108/L),应首先给抗HIV治疗,待免疫功能重建后,再考虑抗HCV治疗。

(4)慢性肾功能衰竭对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伴有肾功能衰竭且未接受透析者,不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已接受透析且组织病理学上尚无肝硬化的患者(特别是准备行肾移植的患者),可单用IFNα治疗(应注意在透析后给药)。由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发生严重溶血,因此,一般不应用利巴韦林联合治疗。

(5)肝移植后丙型病毒性肝炎复发HCV相关的肝硬化或HCC患者经肝移植后,HCV感染复发率很高。IFNα治疗对此类患者有效果,但有促进对移植肝排斥反应的可能,可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和严密观察下进行抗病毒治疗。

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疗程长,副作用较大,需要在有经验的专家评估指导下安全用药;在治疗期间需及时评估疗效,根据应答指导治疗,并同时密切监控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丙型肝炎有哪些表现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单纯丙肝病毒感染极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仅有15%的患者能够自发清除HCV达到痊愈,在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情况下,85%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儿童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50%可自发性清除HCV。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化验ALT反复波动,HCVRNA持续阳性。有1/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一直正常,抗HCV和HCVRNA持续阳性,肝活检可见慢性肝炎表现,甚至可发现肝硬化。

3.肝硬化

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肝硬化一旦出现失代偿情况,如出现黄疸,腹腔积液,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其生存率则急剧下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经济管理

中国航班杂志社

智库时代杂志社

中国物流与采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