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被称为一代词宗为何却五次科考失利呢
2024-02-21 来源:罗兰资讯
柳永被称为“一代词宗”,为何却五次科考失利呢?
这是宋朝史官范镇对大才子柳永的评价,大概意思就是说:仁宗皇帝在位42年的太平盛世里,他在翰林院工作了十几年,但他写不出一个词来形容和或者歌咏这种盛世,但他在柳永的词里看到了。
柳永的才情出众,被称为“一代词宗”,不仅一些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喜欢他的词,甚至连当时的仁宗皇帝都是他的粉丝,史书记载:
“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妓歌之再三。”
说的是仁宗皇帝喜爱他的词,到了他每次喝酒的时候,都让侍女把柳永的词进行“单曲循环”的地步。
心满意足的柳永很是高兴,他本就有真才实学,现在加上名仕的推荐,他认为此次科考必定高中。高兴之余,他给自己喜欢的歌妓写了一首词《长寿乐》。
词中表达了他对这次科考的向往以及自信,并且让这位歌妓等他的好消息,高中回来之后,一定赠她重金。
可惜柳永打错了算盘,当朝皇帝宋仁宗,确实听到了柳永的名声,而且他也很喜欢柳永的词,但他对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很是不满,这显然违背了宋朝的为官理念,这样一个思想觉悟有问题的人,又怎么能够当一个好官呢?于是在放榜的时候,皇帝看到了他的名字,就从龙虎榜中划掉了。
奉旨填词
有了这次的失利之后,正常人应该好好的反省,洗心革面,和歌妓们划清界限好好表现,争取早日中举才对。
可是柳永偏偏不,柳永这一生留下了213首词作,写给歌妓的就有160首之多,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二,比如后面写下的《鹤冲天》、《定风波》等。
也正因如此,他第二次参加科举的时候,皇帝再一次把他的名字划掉了,并且对大臣们说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然而柳永还不吸取教训,他他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把皇帝恨铁不成钢的气话当成圣旨,自夸自擂地说自己写词是皇帝让他“且去浅斟低唱”,此后他写词写得更加的欢畅。
而自此之后,吏部的官员就再不敢录取柳永,生怕为自己惹出麻烦。而柳永也就一直浑浑噩噩生活到50岁的时候,才因为一条特别的法律规定而中举。
景祐元年,宋仁宗特别下了一道诏书,只要报名参加过考试的人,且年龄过超过了一定的岁数人就可以中举了,就这样,柳永总算混进了仕途。
小结
柳永的一生都非常的叛逆,这也给他人生路带来了许多的波折,这主要是宋朝的官场以及社会风气比较清洁,加上宋仁宗又颇好雅词,而柳永善作俗词,这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其实可以说柳永是生不逢时,柳永要是生在唐代,大可以“十年一觉扬州梦”,根本不会影响仕途,但是宋朝和以前朝代不一样,对于官员与歌姬的关系,从家庭到社会乃至国家,再从家训到官箴以及国法,层层叠叠的架构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比如宋人的家训中普遍认为,生育之外的男女之欲属于坏影响,为君子所不齿,何况这种事情还会有家破人亡的危险。
而官箴也往往告诫官员,“不可狎妓”,狎妓有种种弊端,比如说分散精力不能专注公务,比如说有可能妨害公正,比如说通过搜刮民脂民膏来狎妓等等,这都是违反做官的宗旨,最重要的还会影响声誉。
此外,宋朝的行政机构更加趋向专业化,这个形式必然要求官僚群体也要相应专业化,官员的行为规范也要更加符合行政体系运作的需要,所以禁止狎妓就成为国家实施权力的一个借力点。
但柳永天生的叛逆性格让他屡屡触犯这些禁忌,这也就让他的一生都碌碌无为,也确实让人感到有些许的惋惜。
- 上一篇:林冲的妻子被欺辱为何林冲却没出手呢
- 下一篇:怎么改变孩子过敏体质 有哪些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