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与养生相关的名字两个字立冬愿你三冬暖不惧

2024-04-28 来源:罗兰资讯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

不知不觉间,我们迎来了立冬节气,让我们一起道一声:冬天你好!

立冬则是冬天的开始,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已经来临。

立冬补冬,迎冬贺冬

立冬在我国古代是“四时八节”之一,很多习俗被延续了下来。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立冬有食补

拳击与格斗

,春来猛如虎。

从立冬开始,气温逐渐下降,人体抵抗力较弱,要多食用高热量食物,才能抵御寒冷。

于是丰富饮食,调理养生就成了立冬非常重要的事。

北方人在立冬这天要吃“饺子”,而南方要准备鸡鸭鱼肉,补补身体。

无论南方北方,无论什么时候,一家人围炉夜谈,欢聚一堂,顿时就元气满满,就是最好的“食补”。

远在汉魏,立冬要迎冬

工程建设与设计

,天子在这天要亲率群臣,举行祭祀典礼。

一是迎接冬气,二是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旌表与抚恤。

在民间亦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

农民用时令佳肴祭祖,一方面是祈求上天赐给来年的丰收,另一方面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迎冬之后,汉代就有了贺冬的习俗,人们更换新衣,亲友往来拜访。

足以说明古人对立冬这个节日的重视

大众文艺官网

如今我们只知立冬是个节气,却不知立冬背后还传承了感恩祖先、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周期的古老智慧。

秋收冬藏,重在藏“心”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味着农作物都收藏入库,动物也冬眠蛰伏,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为来年的复苏做准备。

一个“藏”字道尽了冬季的真谛。

我们不仅身体需要休养生息,更重要的是心灵需要休憩与沉淀。

古语云:“水寒心简,天寒心敛。”

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一个重要启示:“心”藏,是一个人最好的养生!

《菜根谭》中写道:“每临大事,必有静气。”

成大事者,往往能沉得住气,厚积薄发;越没本事的人,越爱张扬,锋芒毕露。

曾国藩出兵征讨太平军前,他的岳父曾经指着别人送给曾国藩的一柄宝剑说道:

“老夫十分喜爱旧日读过的一首古剑铭,送给你: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再锋利的宝剑,锋芒显露多了,也就钝了、废了。只有藏匿着,在最需要的时候出手,才是利器。

曾国藩的一生虽然显赫,功高位尊,但他却非常低调,处处藏锋,不露锋芒,所以才能安度一生。

善藏“心”,懂养“心”,是人生顶级的智慧。

心藏,是处变不惊的镇静,是临危不惧的平和,是向阳而上的新生。

冬季多薄凉,做一个温暖的人

告别秋天,才能更好的遇见冬天。

在这严肃又寂寥的表象之下,其实是一份释怀和温暖。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所以,寒冬还是暖冬,完全在于一个人的心态。内心温暖的人,会把平淡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

有人说:

“不必羡慕那些比你过得精彩快乐的人,他们其实并不比你优秀,只是他们减轻了对他人的高度感受性,从而活在了自己的节奏里。”

生活,时常会有苦恼,有时候会很残酷,但你要调整好自己,学会保全自己。

每个冬季都是一场考验,唯有心怀暖意,才能迎来下一个春天。

人们常说世间多薄凉,但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温暖的人。

眼里有光,心里有爱,是我们对冬天最直接的安慰,是对人生最好的安排。

秋已去,冬已至。

每一次告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生命中每一个尾声,连接的都是新的乐章。

生命做好的状态,其实就是把握当下。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每一瞬间,都是新的开始。

也许生活未必永远明亮,但人活着,总归是要向前看、向前走的。

只要我们执着善良,心存美好,无论苦难还是挫折,一切都会过去。

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愿我们都能做到:遇事不慌,做事不忙,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秋收冬藏,愿君安好;天寒地冻,愿君珍重!

愿你三冬暖,不惧岁月寒,愿有人问你粥可温,愿有人与你立黄昏。

- END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