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牌养生壶韶关优农品首种百亩藤茶园巾帼
2024-04-28 来源:罗兰资讯
编者按:7月8日,中国首届斗茶大赛暨2022中国十大茶王评比活动在北京老舍茶馆拉开帷幕。东南西北四大赛区同时启动报名,全国各主要茶叶产区协会积极发动,茶叶企业跃跃欲试,为茶品而斗,为茶王而战。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1月,现南方农村报推出“中国十大茶王参评茶企巡礼”系列报道,提振中国茶产业
,让年轻人爱上中国茶。在这里,有中国茶人对土地的深情,有中国茶人对茶这一片树叶的精心呵护,有中国茶人对产业的努力探索。“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对韶关市优农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蓝少玲而言,这句话是激励自己勇敢创业的箴言。进入茶业两年,她付出大量心血,在遭遇减产、首次制茶失败等挫折时仍乐观前行。如今,她携自家产品“芒樟缘”龙须茶(即藤茶),参加中国首届斗茶大赛暨2022年中国十大茶王评比活动,向更多人推介产自粤北深山老林的天然好茶。
色如白雪,先苦后甜“这茶怎么这么眼熟?”2020年7月,在一次农业人才培训活动上,蓝少玲仔细辨认着眼前的藤茶,惊喜地发现藤茶与韶关仁化县长江镇的“定壶茶”十分相似。
“定壶茶”在长江镇素有美名。当地传说一百多年前有一位县老爷路经长江镇,突感腹部胀痛不适,便到村民家中休息。村民以茶相待,县老爷喝下不久后便觉神清气爽。蓝少玲介绍,在她居住的长江镇塘洞村,野生藤茶漫山遍野,家家户户都会采摘并将其制作成“定壶茶”,但没有形成人工种植的茶园。蓝少玲抓住商机,在塘洞村率先发展藤茶种植,产品获得了顾客的认可
。好茶出自好环境。蓝少玲的茶园位于塘洞村的万时山,该山地处粤、赣、湘三省交界,海拔最高超过1500米,有“三省第一峰”的美称。山区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原始森林茂密,云遮雾绕,气候和土壤均适宜藤茶生长。
“色白如雪,形状如须,茶汤清亮,入口先苦后甜,这都是我们龙须茶产品的特点。”蓝少玲自豪地说,自家产的龙须茶表面附有白霜
,白霜主要成分为植物黄酮,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有益物质,因此茶叶首泡最为珍贵。敢为人先,首种百亩藤茶蓝少玲不仅是塘洞村的一份子,更是该村的党员和村干部,表现出敢为人先、勇于尝试的一面。在发现家乡的“定壶茶”就是市场上受欢迎的藤茶后,蓝少玲当即意识到“定壶茶”是发展乡村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潜在优势资源。她一边查阅各种资料,了解相关种植技术,一边琢磨着如何运用现有的资源发展茶叶种植。对茶产业的陌生令她信心动摇,但她最终还是决定流转村中撂荒土地,在2021年开辟50亩藤茶园,并申请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负债建设茶厂。
虽然做好了排除万难的准备,蓝少玲在创业之初还是多次受挫。2021年,因天气极度干旱,新栽的藤茶只有一半成活,好不容易迎来收获的季节,茶厂炒制的几百斤茶叶均发黑发黄,没有达到行业出霜标准。她为此外出求学一周,不惜驱车10小时到湖南学习其他茶园的生产经验,终于弄懂了种植和炒制藤茶的技巧。
经过前期的努力,2021年茶厂终于成型并顺利生产出600多斤茶叶。她也成立了韶关市优农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芒樟缘”,还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亩。
“目前产品的市场反响较好,未来我将发动周边其他村民一起种植,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进行合作,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蓝少玲期待地说。
【策划】严亮 洪继宇
【统筹】叶思敏 林佳
【记者】黄博超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