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生活常识疾病是医学知识病中所得健康
2024-05-06 来源:罗兰资讯
生病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网页一搜,一篇人民网转载广州日报的文章引起我的注意——《生病都有哪些好处?有利于你总结一下过去》,虽是戏称生病有好处,但看完下来觉得不无道理。
病了以后,你的存在感变强了,这时你的亲朋好友会来看望你,有利于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正因为病了,你会非常关注健康问题,还会顿悟原来不生病就是幸福,你也会趁此机会总结过去,最后用医学常识安慰自己:生小病不易生大病
。病了十多天的我,用亲身经历证明:生病真的有好处,至少我想开了
。不再渴求发财,只求身体健康没经历高烧不退、咳嗽要命之前,我还是一心求发财的。病了后才发现,健康才是首要的,平淡生活才是真。虽说年轻人最怕穷,可是也得有能力赚大钱、有命花钱才行啊
。回首过往,虽没有什么高光时刻,但胜在健康,少了很多烦恼。哪怕是刚毕业久久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我还是能吃能睡,健健康康的。爱自己从爱身体开始。承认别人的优秀,承认自己的平庸网络把许多有钱人推到我们眼前,不仅懂数据,更懂人心,我们确实非常关注金钱。与钱有关的信息,就像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一般,让我们不由自主的点进去看。我承认这其中真的有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金钱,但成功不可复刻,唯有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正道。
拖延、无毅力、无担当的我不断地在学习,在这个领域学一学,在那个领域转一转,忙忙碌碌但一事无成,百艺通不如一艺精,斜杠青年不是那么容易成为的。有钱有有钱的活法,没钱有没钱的活法,学会承认别人的优秀,更要学会承认自己的平庸,放过自己。
经常性目光短浅,间歇性高瞻远瞩生病后,我尝试着能不能同无病时一样度日,想看书写字却因身体不适而很难集中注意力,然后很挫败的看待自己,觉得自己一辈子就这样了,平平凡凡没有什么成就。
你看,我就是一个苛求自己又很容易内耗的人,经常性陷入自我怀疑。于我而言,过去的挫败一直影响着当下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我抵达未来的脚步。多亏了生病,我惊觉我如果不改变自己的认知观念将无法大步往明天走去。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五种时间视角:
①积极过去视角:怀念美好过往,感恩已有,却忽视当下快乐。
②消极过去视角:回忆不堪往事,沉浸旧伤无法自拔,出现心理问题风险较大。
③享乐主义视角:享受当下,幸福感较高,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等)风险较大。
④宿命论视角:当下都是命中注定,无能为力,只能顺从忍受。
⑤未来视角:更关注未完成目标和任务,愿舍弃当下享乐,易获得较高成就,但过于担心未来,幸福感不强。
我应学会随需求而改变时间视角,多采用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在三者中取平衡。比如病了就好好休息,不要想着工作、学习了,这时候该用享乐主义视角;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想退缩、放弃时,我就回想过去成功的经历重新树立信心,并设想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后的喜悦心情,这时候就是积极过去视角与未来视角相结合。
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没有健康的身体,你所拥有的名利、权势早晚都会随躯体的消亡而失去。人生在世,身体健康已经打败很多人了
。如果你有一个好身体请继续保持,如果你没有一个好身体也不要自暴自弃,更要过好余下的日子,因为你会发现幸福原来很简单——无病无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