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宝宝下乡养什么好我在乡野疯养小孩与
2025-01-06 来源:罗兰资讯
出身农村,一路求学,小镇青年求学工作之路,大家都懂。工作之后一直在从事营销、策划相关的工作。我记得15年前还在广东珠三角的营销策划公司上班,负责楼盘、电子产品新品上市品牌宣传、创意策划相关工作。当时比较崇拜碧桂园的军师 “王志纲”,当时王老师有本《找魂》的书,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竞争,当时看得是心潮澎湃,07年机缘巧合我辞了工作,回到了浙江中部的小县城。
2007年的时候,回来还是太早了,小县城真没啥工作机会,与之匹配的营销策划类工作几乎没有,及时有在薪资方面也有比较大落差。现在回过头看,长三角的发展更为迅猛,薪资方面已经超越。拿最基础的饭店服务员为例,我记得广东市场的服务员包吃住2500元/月,近乎10年没有增长。而长三角这边薪资从不如、差不多、到超出,在珠三角本身经济结构遭受“腾笼换鸟”从传统低端制造业转向高端产业的转型的时候,薪资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反应了经济的竞争能力。
做父母之后,孩子的教育这个事就成为了一个重点关注事项,如何培养男孩子,确实比较头疼。孩子小学入学前一直生活在县城,说实话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上个幼儿园车接车送,雨不淋,太阳不晒,物质丰富,从来没有为食物担忧。加上外公、外婆宠爱,媳妇疼爱,虽然聪慧,却也骄横。脱离劳作,不知道食物从自然界的获取的过程,我想需要改变一下了,要让他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刚到乡下,田里烧土肥也很感兴趣,不过现在不让烧了
我老家离县城不远,以后长大上学接送也就十多分钟的事,县城扩张之后就属于城郊范围了,老爹还住着;和媳妇商量一番后,觉得还是住回乡下去。这事从16-17商议,18年改造,在19年1月终于住了进去。改造的过程和老爹的各种磨合,你能脑补一下那种网上传播“父母负责装修鬼畜风”还好中间及时发现,强制停止,争吵、妥协,花钱倒是小事,这个磨合真是费了老鼻子劲,改造过程另外写一篇吧。
交代下,房间建筑面积室内部分90多平方,上下三层,院子100多平,院子外面的自留地400多平含老爹的菜地。在靠边就是一条河了。这条河充满了我儿时的记忆。孩子住到乡下后,开始自然是充满了新鲜感。有庭院了可以做烧烤,山上有竹子,砍了可以做竹筒饭,过年的时候现在的县城都是禁了烟花,孩子就是有幸成为几个能继续玩鞭炮的幸运儿。看着孩子的欢乐劲我看着也是开心。
在自家院子里烧烤,新鲜竹筒炭烤牛蛙真是一绝
入住了,室内整顿完成后,就逐步扩展到室外,媳妇爱上了多肉,于是媳妇、孩子里里外外操持起了多肉种植,线上线下,跑基网购卖多肉品种,又是倒腾买营养土、花盆啥的。除了种植多肉,在院子里又移栽了一课日本红枫。蓝雪花、无花果、爬藤月季,反正前前后后也是不停的打理。
不过既然是乡野之地,有个缺点,孩子少。放学回家周边没有小朋友玩,会显得孤单,因此常规的一些”乡野“节目玩腻了之后,手机、电视就成了抢夺孩子时间的工具。为了解决孩子的孤单问题,我也是花了不少功夫,前前后后弄了3-4只猫,3-4只贵宾犬,包括小狗怀孕、生小狗、照顾生病小狗、给小狗买药打蛔虫等等。
养过的猫和狗
关于自驱力我倒是有个很生动的感受,平时乡野玩,脏一点正常,但是不爱干净就不好了,提醒注意卫生勤洗手,说多了,也就不当一回事。有一次趁着他亲眼看到小狗拉蛔虫的便便出来,便趁机教育,如果不爱卫生,细菌都进到嘴巴,肚子里就会长蛔虫。我说像他现在这么不爱干净的情况,必须和小狗一起吃打虫药。吓得他催着我赶紧去给小狗和他自己买药。哈哈!世界上最长的路就是老爹的套路!
现在小的已经4年级了,我和老妈都是属于神经比较大条的人,平时也没有报补习班,我觉得小学阶段还是开发兴趣、拓展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为主,平时休息我也想着办法带孩子去周边村庄看看风景、钓钓鱼、还动手做木工活,给小狗做笼子、做长板凳。平时购物的话,到县城开车十分钟,县城的娱乐节目其实挺少的,除了逛逛超市、买买东西就是看电影、吃东西。
喜欢钓鱼的小哥俩
在乡野“疯养”孩子,有利有弊,作为父母必须和电子产品争夺他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多的村庄那是幸福的有帮孩子可以野,孩子少父母就得花更多精力去引导。
不过住在乡野毕竟有些不便,需要具备一些动手能力,包括储备工具,当然我知道大部分爸爸都是工具控,包括我老爹家里就是储备了很多工具,让男孩子多接触工具,多动手,让孩子参与到改造周边环境中,更好的塑造三维、拓展认知。除此之外我还经常给孩子灌鸡汤,你看你是班级了少数几个有资格玩烟火的;你看2分钟就能到菜地采摘蔬菜,住在乡下在我小时候让人自备,现在让孩子自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你愿意来乡下“野”养孩子吗?你家的孩子在乡下后又有什么变化呢。欢迎留言探讨。
#你会因为什么原因选择回老家#@头条小组@阿兮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