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民族医院宣传文案新年献词擘画新蓝
2024-04-28 来源:罗兰资讯
凯歌辞旧岁,山海迎新年。
站在年末岁尾,回顾过去的2023年,作为张掖中医的旗舰,
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从严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全过程,立足“专科中心化、学科集群化、服务链条化”,牢牢把握“成在经营,败在管理”的思维,形成了“专科有专家,专家有专技,专技用专药,专药治专病”的特色格局。医院门诊接诊患者32万人次
,收治住院患者1.3万人次,治愈好转率、患者满意度等各项指标持续提高。这一年,医院文化建设日新月异。邀请“良医计划”甘州行专家组来院座谈医院高质量发展,启动在医疗实践中践行人文医学(叙事医学)活动和院志、院史馆、张掖市中医药文化史资料征集活动
,因地制宜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规范科室名称,挂牌上岗、亮牌服务,不断弘扬中医药文化和医学人文,传承发扬“悬壶济世”的社会责任感、“大医精诚”的传统医德医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这一年,医院体制改革采故纳新。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一步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优化绩效分配方案,不断完善以全成本核算为主要内容的科室月绩效考核制度。建成甘肃省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医院,政策扶持“医、教、研”为一体的重点学科建设,深入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从严落实“院、组、科”内控制度,医院医保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这一年,医院人才干部梯队逐步形成。申报市委编办核定医院编制600个,制定完善协议制管理人员人事代理、大学生纳入编制备案制管理、人事代理人员纳入编制备案制管理等人事管理配套办法。106名历年招聘大学生纳入编制管理,13名协议制管理人员纳入人事代理,特聘5名首席专家,提拔使用15名行政科室负责人、46名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走上医院中层领导岗位,为医院发展注入活力和生机。
这一年,医院医联体建设成效显著。成立“全国名中医”米烈汉优秀人才专家工作室、“全国名中医、长江学者”张志明专家工作站。先后和甘肃省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等结成医联(共)体单位40个;选派9人分赴礼县中医院、肃南县民族医院、青海省祁连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选派55人前往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等医联体单位进修学习,为已签约的基层医院医联体提供学术讲座、教学查房、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等技术帮扶,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
这一年
,医院中医药强省建设成果丰硕。建成省级区域中医(针灸)医疗中心,推进康复医学科建设,积极申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完成甘肃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张掖市协同创新基地项目实施单位”挂牌和“一代大医”米伯让铜像揭幕等工作;完成张掖市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换届工作并举办学术年会;承办全市伤寒论知识竞赛、中医适宜技术大赛、中药调剂职业技能竞赛等赛事,医院被省卫健委命名为第五批健康促进医院。这一年,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持续提升。完成中医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建设项目,医院急危重症能力持续提升;完成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运行及诊疗科目审批工作,选派10余名医护参加重症专业培训,1人取得重症5C专科资质;选送4名医护人员赴省三级医院进修学习急救技能,提升急诊水平;多形式组织开展院内急救实景模拟演练和急救知识测试,不断提高医院应急处置能力。
这一年,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稳步推进。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诊疗模式,上线“银医通”自助机,开发上线“健康张中医”微信小程序,收费挂号结算窗口安装医保刷脸支付设备,建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对60岁以上老年人普通门诊诊查费和专家诊查费自动减免,实现了医疗数据“多跑路”,群众就医“少跑腿”。
展望在前,云帆高挂。新征程已经开启,新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始终保持奋进者姿态、创造性张力,齐心协力、接续奋斗,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张掖中医的发展和健康张掖建设贡献新力量!
在新年来临之际,张掖市中医医院恭祝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顺意!
中共张掖市中医医院委员会
张 掖 市 中 医 医 院
2023年12月28日